2024-03-20 艺术资讯
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批评文献中,对展览与公众关系的反思变得更加普遍。 整个二十世纪,伟大的展览不仅是重要实验艺术的场所,而且部分成为历史研究的中心。 展览的原始材料再一次被证明就像一个建筑项目一样,需要研究和充分理解。 作为传达信息和艺术行为的展示,重要国际展览的传播方式以及与公众的互动性已经成熟,展览的系统化具有组合功能,在展览的逻辑中具有不同的含义,用于构建各种不同的艺术视野。 展览和展览的结构被视为城市和社会变革和文化的公认典范。 如前所述,展览作为社会文化现代性现象的场景具有研究价值,在历史上前卫艺术时期不断质疑自然的过程中,许多艺术品、书籍和文化研究报告都描述了这一现象。赋予展览解释学的特征,即它实际上是观察不可见物体或想象的工具,更倾向于概念化,更直接地从艺术家和公众之间的对话中构建,其中从1898年开始脱离1912年巴黎的未来主义,从1895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到1913年的纽约军械库展,1914-1929年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展览,再到1927年汉诺威利西茨基省博物馆的安永博物馆。 然后是二战后的伦敦“这就是明天”展览,随后是文献展,以及一系列实验性建筑展览,直到1969年的“当态度成为形式”、1977年的明斯特雕塑展,这些策展人在展览通过批评文本来展示个人、群体和艺术运动,在作品的选择和空间的准备上更加概念化。
在人们的期望和兴趣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大型展览呈现出与其他活动不同的特点。 作品独特的风格、地域文化的代表性和自身的批判性使其具有长期的影响力。 一些典型特征包括:定期、公开、有总体主题和展览委员会、有奖项、对展览期间作品的原创性研究、对当代艺术及其语境生产的新方向和条件的重新思考。 这些展览为新语言奠定了沃土,相关文献、插图和新闻评论成为当代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些大型展览的制度创新和挑战过程中,他们逐渐抛弃了传统的百科全书式的模式,越来越转向面向公众和专业批评的道路,并十分注重艺术展览的前景研究。 。 除了这项研究之外,当代艺术展览对艺术与公众关系的历史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是艺术、公众和城市关系历史的直接实践者,使展览实践不再是抽象的布景实践,而是一门关于城市和地区的大型教学课程。 (详情请参阅恩维佐),在建立这种新的公共关系的过程中,这些展览打破了它们的界限,使它们创造的空间成为城市的一部分。 换句话说,围绕艺术双年展和大型展览的主题成为了城市。 作为现代革新和倡导精神的一部分,它成为研究人类与世界关系的动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