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书画市场的华丽展览中探索80年代那些被遗忘的幻灯片它们不仅是艺术史的见证也是未来前景的一面镜子
在当代书画市场的繁荣中,探索80年代那些被遗忘的“幻灯片”,它们不仅是艺术史的见证,也是未来前景的一面镜子。如同一场故事般精彩纷呈,每一幅作品都承载着时代的印记和艺术家的灵感。
展览中的第一章节“传播”将观众带入20世纪80年代,当时幻灯片及投影相对普及,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群体传播全新艺术观念的重要媒介。在这段历史里,我们可以看到张培力、林嘉华和王友身等艺术家如何融合幻灯片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将形式实验与意义创造相结合。
第二章节“反射”通过展示此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艺术作品,展现了这些年轻才俊如何以不同的视角挑战观众的心智,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新的审美体验,一种更加深刻的情感交流。李永斌、林天苗、梁钜辉、王功新和朱加,以及90年代步入成熟期的宋冬和王卫,他们共同为我们的眼界开拓了新的视野。
最后,“透明”这一主题汇集了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以及90年代成长起来的人物,这些人的作品试图透过光影叠加,对观看投影的人与投影之间建立一种更亲密的地缘关系。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也能窥见他们对于黑暗房间里的投影分享体验进行探讨的一面。
尽管今天我们已经拥有了数字技术,但通过对幻灯片这一曾经启发并影响中国先锋艺术家实验性的媒介梳理与回顾,“幻/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认识早期发展阶段的方式。这次展览不仅让我们能够再次欣赏那些被遗忘的声音,更让我们意识到每一次创新背后,都有无数个故事在等待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