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7 艺术教育
1、艺术教育行业市场现状
1、艺术教育行业规模及细分格局
1)艺术教育产业规模
近年来,我国艺术培训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 2019年,我国整体艺术培训市场规模预计超过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
其中,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占据艺术教育市场的主要份额。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3年中国艺术培训行业市场监测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预计2020年少儿艺术培训市场规模将增至1316亿元。
2)艺术教育产业格局
从艺术教育的内容来看,主要分为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文学、戏曲、电影等八个门类。
根据艺术教育的需要,可分为少儿美术、美术考试和成人美术培训三种类型,其中少儿培训占据主要份额。
在少儿艺术培训市场中,市场份额前三名分别是音乐培训(36%)、舞蹈培训(31%)和美术培训(25%)。 其余包括象棋培训、戏剧培训等,虽然近年来有一定增长,但实际占据的市场空间仍然有限,属于小众需求。 目前,我国少儿艺术培训市场,音乐、舞蹈、美术三大支柱已基本形成。
2. 市场增长动力
1)政策红利开始显现
2013年以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进一步推进学校学生艺术素质评估,加强学校美育教育,支持和鼓励民办教育,强调艺术教育要在课堂教育中占据一定比例。
2016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0年左右,实行以初中学业水平为基础的高中考试招生制度”。全国范围内初步形成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 模特》、音乐、美术等艺术素质将纳入综合评价体系。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强化美育影响力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 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特别提到,体育美育要有刚性要求。
政策在推动的同时,艺术考试的水平也在下降。 2017年开始,江苏、河南、山东、云南等多省市将音乐、美术纳入中考范围,并规定音乐、美术考试成绩计入总成绩中考的。 其中,江苏省明确提出“计划2020年将全省初中生艺术素质评估成绩纳入中考”。
2019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普通高等学校要加强对全体学生的大众艺术教育”“每个学生必须完成学校要求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 只有这样我才能毕业。”
从此,艺考告别了少数,开始正式纳入普通高考体系和高等教育体系。 政策红利带动艺术教育“刚需”不断提升。
2)消费升级提升艺术教育地位
根据2018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0-14岁人口已达2.35亿,人口基数庞大,儿童是艺术教育的主流消费群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加,80后、90后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这项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在消费升级的推动下,国内艺术选秀节目日益增多,少儿艺术选秀节目开始流行。 另一方面,这加大了艺术教育的显性输出,进一步刺激了艺术培训的需求。
3、艺术教育培训产业链
艺术培训既是文化艺术的消费,也是文化艺术的再生产。 产业链包括:内容提供商、平台提供商、教学运营提供商、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平台入口、最终用户等。
此外,近年来艺术教育行业还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即主要细分市场开始线上化,如美画宝、又艺兴微课堂、快乐中年等公众号知识店等。老年艺术学院、宝丽龙舞蹈艺术。 。 因此,服务于此类企业的企业服务商也成为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知名在线教育SaaS服务商创客工匠等,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APP、PC网校等在线协助教育培训机构布局。
2、音乐教育培训产业
一、音乐教育行业特点
1)音乐教育的社会分级体系已经发展多年,并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我国音乐等级考试已经发展多年。 目前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和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 主流乐器(包括手风琴、钢琴、电子琴、小提琴等)都有专业级考试,且参加人数众多,广受消费者欢迎。 认可。 据《2018年中国音乐产业发展综合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音乐考试报考人数达到140万人。
2)线上化程度持续提升
近年来,音乐教育行业线上化水平显着提升,越来越多的机构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发展的新模式来增加竞争力。 在线培训主要分为在线陪练模式和在线教学模式。
在线陪练模式:这种模式是从音乐学习过程中诞生的。 “一万小时法则”所需的大量练习和家长缺乏专业指导的客观现实催生了陪练市场。 同时,在线陪练模式区分了班主任和陪练老师。 对陪练师资要求相对较低,流程也相对标准化,更容易规模化。 此类公司的代表有VIP陪练、快速陪练等。
线上教学模式:此类模式多为线下音乐培训机构拓展线上业务,利用视频、直播、训练营、社区等模式进行音乐教学和互动,然后与线下结合进行现场实践指导。 此类代表包括金草书院、海南现代音乐文化艺术中心、快乐中老年艺术学院等公众号知识店。
2、音乐教育产业链
音乐教育领域的行业分为上游游乐设备制造商、中游乐设备教学/陪练机构或教育综合体/网络平台、下游学生群体。
上游五金制造企业中,钢琴制造业以珠江钢琴、海伦钢琴两大龙头领衔,占据约45%的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较高。
中游端,线下音乐商店和音乐教育培训机构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 据统计,我国音乐专卖店数量接近30万家,而龙头连锁音乐专卖店数量只有几百家,而音乐教育培训机构更是数不胜数。
3、音乐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痛点
1)面向大师,老师难以复制
音乐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具备专业资格并精通声乐和乐器技能。 专业年级教学需要名师,师资难找。 机构获取师资的难度远高于K12培训行业。
2)传统线下模式面积效率低,难以规模化。
与K12线下培训机构可以采用分时教学模式不同,一个教室负责数学、英语、语文等多学科的教学任务,教室使用效率高。 线下音乐教学需要专业的场地和设备,设备很难随便运输。 因此,单个教室往往只能进行一类教学活动,且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 单个教室所能容纳的学生人数也受到很大限制。 导致线下音乐教育的有效性较低。
3、舞蹈教育培训产业
1、线下仍是主流场景
舞蹈教学过程中涉及大量的形体矫正和指导,课堂上师生密切、频繁的互动至关重要。 目前,舞蹈教育的主流场景仍然是线下,主流机构通过直营和加盟模式进行。 全国扩张。
2、直播、线上线下双教学等模式逐渐兴起。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趋势的深入和5G、直播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直播、线上线下双师教学等模式逐渐兴起,帮助企业更快扩张和发展。
一方面,直播、双师等模式可以提高教师利用率,克服舞蹈教育师资短缺的痛点; 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快扩张,用更轻的模式,将企业品牌输送到更广阔的区域,实现跨界区域扩张,同时保证加盟商的师资和课程质量,降低师资培训的难度和成本。
3、舞蹈教育产业链
舞蹈教育产业链包括线下舞蹈教育公司、舞蹈教学视频平台、舞蹈爱好者社区、SaaS服务商。 代表性平台有宝丽龙舞艺、舞羽轮碧、舞蹈平台等知识店。
4、艺术教育培训业
1.艺术教育产业产业链
艺术教育行业细分为少儿艺术、艺术高考、艺术职业培训、艺术留学、成人兴趣艺术等,并且都已经开始上线,如美宝、花拉拉、又艺兴微课堂、墨宝斋书画院等公众号知识店。
2、在线艺术教育市场规模
艾瑞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在线艺术教育行业市场规模为20.7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将保持年均45%左右的增速,到2022年将达到63.6亿元。
3、在线艺术教育市场特点
市场规模高速增长,尤其是在线儿童艺术领域; 少儿美术、美术考试、美术职业培训、成人趣味美术可以相互衔接,共享客户; 有望催生综合平台和规模化运营; 垂直化属性较强,新东方、好未来等教育巨头很难形成压倒性优势。
5、艺术教育行业未来趋势
1、业务横向拓展,综合性大型机构有望出现
教育培训行业没有严格的界限。 艺术教育门类丰富,可延伸至各个年龄段。 未来各机构的业务将从垂直走向综合,不仅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也提高了转化率和复购率。
与此同时,综合性的在线艺术平台也有望出现。 此类平台专业性强、用户圈子封闭,将向规模化、高壁垒方向发展。 未来教育培训巨头、互联网巨头很难对其产生商业影响。
2、线上渗透持续,线上线下结合发展未来出口
1)线上有天然的获客营销便利:“炫娃”需求带动家长主动沟通。
传统艺术教育线下培训机构对选址的要求非常高,因为线下培训机构的学员大部分来自机构或社区所在的商场(社区)带来的自然流量,而不同的线下培训机构坚持到周边地区。 一公里强力推进地面营销。
在线教学中,学生完成照片上传作品——老师点评——创作作品集——家长朋友圈分享作品——完成其他家长的“种植”,形成了一个自然的裂变通道,为家长炫耀孩子的心理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品牌获客和推广的口碑传播。
2)线上线下结合有助于更好塑造品牌
艺术培训强调体验、互动的行业特点,赋予了线下教学线上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 因此,线上培训并不能完全取代线下教学。 未来的趋势更有可能是线上线下结合发展。
综合来看,艺术教育市场巨大。 在政策红利、消费升级、科技支撑以及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等驱动下,未来仍将持续稳定增长,并呈现整体“在线化”趋势。 线上作为获客渠道并补充教学,线下则充分发挥渠道优势和丰富的运营经验。 线上线下联动发展更有利于企业拓展市场,同时打破目前艺术教育区域化、分散化的困境,提升品牌影响力。 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