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3 艺术教育
目前,很多家长和老师过分强调孩子语言和计算的发展,认为孩子只要识字、会算、会做题,就是聪明的好学生。 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 艺术教育是全面、系统的教育。
一、艺术教育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期是人的艺术天赋开始表现的时期。 这个时期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克思说:“社会进步是人类追求美的结晶”。 通过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孩子感受、欣赏、评价、创造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艺术美的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敏锐的审美感知。 丰富情感,让孩子从小热爱生活、艺术和一切美好的事物。 因此,艺术教育在儿童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儿童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和重要手段和途径。
2、艺术教育是满足孩子审美和情感需要的情感教育。
孩子对艺术教育有着天然的需求。 他们活跃,有很强的发现能力,就是这种需求的体现。 儿童心理发展的一大特点是自我中心。 他们常常无意识地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物体上,为死气沉沉的无机世界带来生机。 例如:他们把玩具当作自己的孩子,给它穿衣服,和它说话。 这种共情为儿童的艺术教育提供了心理基础。 艺术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了情感交流和满足的机会,成为他们最喜欢的活动。 孩子们利用唱歌、跳舞、弹琴、表演等外在符号,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表达内心的情感,通过艺术感受与他人交流的快乐,从而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一种动力。 来自自我肯定的快乐。
3、艺术创作是培养孩子手、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性教育。
苏联教育家勒。 武占科夫认为,现在社会需要能“双手并用大脑”的人,即所谓的“全脑思维”。 艺术创作是一个同时运用手、眼、脑的过程。 它要求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审美对象,用大脑想象、理解和加工审美形象,用语言表达审美感受,用双手操作工具和材料。 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思想情感以及所见所闻。 孩子们通过心理操作和创作中的实际操作向他人传达自己对美的感受。
4、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人格
艺术创作是孩子建立自信的最佳途径之一。 他们在创作中获得自由、快乐的体验。 创作也离不开孩子的个性,独立存在。 孩子们对各种艺术培训内容的喜好也能体现出他们不同的性格。 例如,喜欢快节奏绘画的孩子性格比较外向,而喜欢安静绘画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艺术作品的教学过程发现和了解每个孩子的独特个性,通过艺术教育影响和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 创作过程和作品能够给孩子带来满足感,而这种满足感是个人成就感的重要来源。 艺术创作对于儿童意识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5、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在从事艺术创作时所发展的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中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有助于智力发展。 在创作过程中,他们通过视觉感知事物的形状、比例、色彩等,观察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孩子们常常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记忆进行创作,这样他们的记忆力在绘画的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 孩子的注意力普遍较弱且不稳定,兴趣容易转移。 然而,创意活动都是关于内容、过程和结果的。 轻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效锻炼和增强孩子的注意力。 艺术创作能有效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引发孩子各种奇妙的联想; 创造性活动相对自由,不受客观自然规律的限制。 它们可以使人超越时间和空间、有生命和无生命、现实和幻想的各种限制,从而为想象和创造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用现实、视觉、具体的看得见、听得见的形式,使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发挥。借助艺术媒体来表达的创作出来并实现它。
6、艺术教育有助于开发孩子的大脑潜能
美国科学家斯佩里博士研究发现,人脑两个半球的功能高度专业化,分工明确。 各半球的功能独立、完整、相互协调。 以形象思维为基础的艺术活动主要受大脑右半球控制。 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有利于幼儿大脑的健康协调发展,开发右脑的潜能。 早期右脑的充分发展,可以与未来逻辑思维处理学习任务的大量增加进行平衡协调,刺激左脑功能的快速发展; 也为课后右脑功能的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幼儿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 如果这个时期只注重教他们识字、算数,而不注重视觉空间能力的培养,就会阻碍他们大脑右半球的发育。 而如果让孩子适当参与艺术创作活动,将会促进他们大脑的健康发展。
在幼儿时期,大脑正处于发育过程中。 这时就需要新颖、生动的信息刺激来开发智力,同时还要预防和避免疲劳。 艺术创作兼具两者的优点,对儿童的发展和成长有着特殊的影响。 意义。 艺术教育的功能是整体性的。 虽然它主要影响右脑,但并不局限于右脑。 它培养的空间感知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不仅是智力健全的人所必需的,而且对左脑的语言功能也有影响。 增强。 因此,艺术教育的特殊意义就在于有利于大脑潜能的全面开发。
7、艺术教育有利于孩子学习其他学科,适应未来工作。
两位美国医生吉尔福德和勒福特报告说,通过各种艺术活动培养出八种能力,包括敏感性、流畅性、完整性、独创性、确定和重构能力、分析能力。 还有抽象能力、综合联系能力、组织一致性等。这些能力不仅是艺术家所必需的,也是从事其他行业创作的人所必需的。 因此,他们进行了后续研究,证实了这种创造性学习迁移的可能性。 当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各行各业都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各类人才。 社会经济各部门和自然科学各领域都离不开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和技能。 这些领域的人需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例如:教师制作视觉教具、工程师绘制作业设计图、科学家设计发明创造模型等,这一切都离不开艺术灵感。 因此,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其他学科,还可以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可见,艺术教育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充分挖掘右脑的潜力,平衡直觉与抽象、情感与理性、非理性与理性,为人格打下完整的基础。 未来,表达力和创造力将成为人们必备的审美品质。 它展现了人的主观一面,充分挖掘学龄前儿童的艺术审美潜力,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由、轻松的充分发展的环境。 。 早期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孩子良好人格的形成,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