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5 艺术资讯
人文艺术素质是大学生讲礼貌、讲诚信、品味生活、审美智慧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大学生博大、审慎、宁静的内在源泉。 因此,在全面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人文艺术方面的素质教育,努力把我们的大学生培养成为有追求、有道德、有品味、有内涵的高层次人才。
(一)准确了解大学生人文艺术素质现状
1.文史知识比较贫乏
一个国家的文史地理的发展历程,是其所代表的民族思想解放和精神独立的有记载的历史,是支撑全体公民继往开来、弘扬传统的文化基础。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孕育了无数的文化瑰宝。 当代大学生作为民族精神的传承者,负有传承和传承的不可推卸的义务。 但建国以来,对文史教育的重视程度逐年下降。 导致我国大学生在文学常识、历史发展、地理文化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文史知识也相对贫乏。
2.艺术精神与艺术表现能力失衡
目前,大学生中,由于物质基础和家庭环境优越,有的能掌握一两种乐器或书法、绘画、舞蹈等艺术。 然而,这种艺术表现能力的培养往往不是基于对艺术的热爱或追求,而是带有很强的功利成分,从而导致大学生的艺术精神和艺术表现能力的失衡。 一些大学生甚至缺乏艺术审美观和艺术鉴赏能力。
3、人际交往能力差
目前,由于过分强调个性以及大学生自身对个性含义的误解,导致当前大学生在沟通能力和礼仪修养方面不尽如人意。
(二)有效利用课堂教学
课堂教育是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 通过课堂,大学生可以获得更加稳定的信息接收效果,使教学内容牢牢内化于学生内心深处。 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艺术素质,主要是文史知识、艺术精神和人际交往方法的掌握,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发挥教育优势。
首先,高校应围绕文学鉴赏、历史溯源、音乐美学、艺术鉴赏、交往礼仪等主线开设公共选修课,并将教学重点放在文学体裁的表现手法、文学流派的发展等方面。学习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思想、音乐艺术创作精神、艺术表现与审美教育、人际交往细节与礼仪对待等,使大学生广泛接受人文精神的培养和艺术审美,树立正确的文学、历史、艺术、传播观念; 其次,在公选课师资选聘方面,主要以辅导员和教师为骨干,确保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社会主义主旋律,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塑造主流艺术思想和审美观念,保证大学生人文艺术素质培养的社会主义性和先进性; 三是要采取强调实践教学、增强课堂效果、开放教学平台等多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增加课堂吸引力,避免公选课流于形式,切实发挥其对人文素质提升的作用。和大学生的艺术素质。 影响。
(三)发挥校园文化优势
校园文化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着力点,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天,在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时,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人文艺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节、书画展、摄影展、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参与、积极向上、活泼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努力培养大学生' 对文学、历史和艺术的热爱。 向往向上的生活品质; 其次,广泛利用社会资源,聘请知名音乐团、曲艺团、话剧团、艺术团等单位进驻校园,演出管弦乐演出、歌舞剧、京剧等高雅艺术表演。切实提高校园文化活动水平,使大学生脱俗趋近高雅,切实提高大学生人文艺术素质; 最后,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现代视听、电子多媒体手段,开展文学作品和国学主题影视作品展览,营造全校氛围,这种人文氛围让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营造人文艺术氛围,增强大学生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长效性。
(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
人际交往是以社会分工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生存的必要手段。 它不仅作为大学生建立自己的人际圈子的交流工具,而且作为分工细致的社会生产和建设中的交流媒介。 针对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高校辅导员和教师应主动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学习适当的人际交往方法,通过组织消除因素。团队比赛、郊游等活动。 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带来的大学生沟通障碍。 也帮助大学生打开因极端个人主义的屏障而封锁的心灵,以礼貌的态度融入和谐的人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