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7 艺术资讯
大学生古典音乐素养
音乐作为一种语言,最适合那句话:言语是心灵的声音。 你听的音乐类型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肯定的。 尼采说,没有音乐的生活是一片沙漠。 爱因斯坦甚至相信,当他离开这个世界时,他只是无法忍受再也听不到莫扎特的声音。 音乐是爱情的春天,爱情梦想的曙光。 爱情是人生最早也是最后的梦想。 可见音乐对于灵魂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音乐可以让你的灵魂保持新鲜。 一个失去了新鲜活力的灵魂是没有机会去爱的。 13岁时,我开始听德国、奥地利古典音乐,从舒伯特的《小夜曲》和德沃夏克的《幽默》逐渐步入古典音乐的殿堂。 多年来,我对古典音乐的热情从未减弱。 但也有变化。 时间给了人们很多的祝福,有些音乐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芬芳。 舒曼、勃拉姆斯等浪漫主义作曲家的音乐现在听起来有些浮躁。 即使是贝多芬,甚至莫扎特,我似乎都有点不舒服。 只有巴赫,甚至巴赫的《平均律》和《音乐祭》都不会让我感到烦躁。 这些合集是如此彻底、如此重要,就像世界本身一样,我的意思是,不可能有任何其他音乐。 十几岁的时候,我对《勃兰登堡协奏曲》比较感兴趣,但现在觉得有点肤浅了。 音乐真好听,你是无常人生中的若亚方舟,是心灵的伊甸园,也是爱的乐园。 我好像每天都得听。
巴赫是纯粹的。 其实很简单。 就像一个原始的孩子一样单纯。 但尽管如此,仍然需要一定的思维方式或一定的世俗心理。 至于宗教的东西是否应该放在最底层,我倾向于认为没有必要。 (诚然,谈到巴赫我们不妨效仿爱因斯坦的话:爱他、尊重他,然后闭嘴。)
莫扎特则不同。 取决于感觉,这是另一种纯粹。 我有些同意英国哲学家波普尔的感觉:我也承认我不太理解莫扎特。 虽然高贵,但优美动听。
在巴赫的音乐中,你能感受到他在说什么。 当然,你必须深入、仔细地听,但你知道他在说什么。 贝多芬也是如此:他的音乐一响起,你就知道贝多芬在这里,你就能听到那些话。
但我总觉得,只有那些出生在农村,有过中学前一段时间深深沉浸在大地和大自然的青春成长过程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这些大师们的声音和旋律。农业文明时代,或者说,更有利于充分体验。
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古典音乐爱好者,但不知为什么,我们发现他们有点唠叨,喜欢教导别人,对于外界的人和事似乎缺少一根弦。 而且,他们看不到,在受到音乐的熏陶之后,他们总会有一些明显的平静、清澈、优雅的气质(比如网红方舟子也算是一个著名的例子)。 更令人不解的是,就连一些所谓的当代大名人(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其中你可以看看《爱乐杂志》的作者和编辑),他们对音乐的评论(有的甚至还出书)关于古典音乐!)往往过于罗嗦和无关紧要,显然是肤浅和自以为是的。 我一直很同意萨特的说法。 他说有那么多人在谈论音乐,我无话可说。 我每天只需要多听就可以了。 因此,有时我对古典音乐的教育功能有很多怀疑。
看来,也许除了音乐之外,还有其他的东西,比如长期的人文滋养和深入的个人阅读。
一个事物的完善,就是要衬托出它的光彩,进一步完善它,让它蓬勃发展。 只要不偏离本身,什么都可以讨论。
音乐与人们的生活兴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高贵的音乐和廉价的音乐对人们的影响有很大不同。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抒发感情、表达感情的艺术。 无论是歌唱、演奏还是聆听,都蕴含着并与人们密不可分的情感因素有关。
音乐是一种符号,一种声音符号,表达人们的思想。 它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 音乐是有目的和内涵的,蕴含着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 从音乐的声波分析,它介于噪声和频率恒定的纯音之间。 从效果上来说,它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表达人们的情感。 音乐是一种社会行为形式,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相互交流情感和生活经历。 这个角色在歌曲中最为突出。
我只想作为一个观众,用我真诚的心去感受。 在感知大师们的艺术世界的同时,我自己的内心也似乎变得清晰起来。 听着音乐,心变得越来越清晰。 我相信热爱音乐的人可以做到这一点。
音乐最大的功能就是在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生命的围墙,将视野投向另一个美丽的音乐世界。 她最神奇的力量,就是让我们日渐漂泊的灵魂有了家的感觉,拓展了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找到了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了我们灵魂的归属。 我对于如何欣赏古典音乐的想法是这样的:很多歌迷自然而然地聚集在摩天大楼周围,致敬:贝多芬。 贝多芬继承了过去,开辟了未来。 他一手继承了海顿、莫扎特的古典传统,一手开辟了浪漫主义的新天地。 他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他的重要著作层出不穷,永远新鲜。 我们最好尽可能多地倾听。 因为在以后的聆听和聆听中,无论你是回顾他的前辈,还是审视他的后继者,你都需要想起贝多芬。
《英雄》、《命运》、《田园》等交响曲大家已经相当熟悉了。 几乎所有人都是通过这些作品第一次认识并爱上贝多芬的。 很早就有人祭拜“合唱团”的殿堂。 然而,它们都需要被一遍又一遍地聆听,而且永远听不够。 我强烈建议您听听其他五首经常被忽视的交响曲。 听他们的演奏,你不仅会认出你已经熟悉的贝多芬,并因此感到熟悉;而且还会感到熟悉。 但你也会惊奇地发现他有你不知道的气质! 他的青春可以在《第一》和《第二》中看到。 《第四》让我们触动一颗温柔的心。 《第七》《第八》是一个狂放不羁、狂歌狂舞的人的笑话。
一旦你一遍又一遍地听完了前八部交响曲的含义,再听《第九》,你也许能从反思和总结的音乐中听到更深刻、更深刻的境界。
贝多芬宫殿最深处、最难进入的部分是弦乐四重奏室。 但如果我们真想了解他的深刻,尤其是他晚年的思想境界,又怎能止步于此呢? 不妨先听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歌曲,比如F大调的那首(Op.59 No.2),既通俗易懂,又极具咀嚼性。
当你初步熟悉了贝多芬之后,你就可以顺着音乐史的脉络,认识这位群星璀璨的浪漫主义者。 但我们不妨逆流而上,先去敲一下莫扎特的门。 起初你可能会觉得他比贝多芬简单平淡,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兴趣。其实就是这种看似简单平淡,没有文学标准的
想要真正理解被要求帮忙的音乐的品味就更难了。 或者,也许直到您听了很多音乐多年之后,您才会认识到它的纯真和自然之美。 一旦你发现了一些东西,你一定会被它迷住。 相反,你会觉得别人的作品总是做作,不够有趣。
如果你听过的曲目包括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重要作品,这将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听主打音乐和民谣。 后浪漫主义作品并不陌生。 因为他们两个是结局,也是新的开始,所以追随他们的人都是一脉相承的。 与这种传统相反,印象派会让你耳目一新。 一场浪漫主义的盛宴之后。 在晚期浪漫主义之后,我旅行了两个世纪来聆听巴洛克音乐。 虽然它是音乐的源泉,但已经成为历史的音乐语言和风格却是很好的清醒剂。
从反复的比较中获得经验,我们会感觉自己的听力能力有所提高,似乎可以用更独立的音乐思维去感受。
科普兰非常强调,任何言语都无法取代聆听音乐本身。 我能做的就是用我自己的倾听经验来督促和帮助你倾听。
近年来,中国大学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实际上是在追求自然科学教育与人文艺术教育的平衡。 素质教育基于和谐教育对素质的全面认识。 因此,素质教育本质上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在这个信息时代,每个人都应该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方式,从各方面全面提升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因此,我国各大学在逐步发展为综合性大学的同时,特别注重艺术教育的发展。 在大学课程中,艺术不再只是艺术类学生的学习内容,也被纳入普通科系课程,使艺术成为公共必修课。
当代大学教育重视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而艺术教育的重点正是对人的情感的关注。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情感储存和表达的重要方式,是实现素质的关键。 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提供生动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内容,成为受教育者最容易接受、最有活力的教育形式。
下载文档原始格式(Word原始格式,共3页)
付费下载
上一篇: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困境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