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2 艺术教育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读一下湖南师范大学赵曼的论文《幼儿教师艺术教育观念转变的案例研究》。 我选择了一位在幼儿艺术教育领域有着自己深刻见解和成就的幼儿教师作为例子。 对于研究对象,我们采用文献分析、观察、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 我们将王老师幼儿艺术教育理念的转变分为三个阶段,并从研究对象自身素养和外部支持等方面分析了该理念的影响。 转变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反思了研究主体艺术教育理念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幼儿教师艺术教育理念转变的建议,希望能为其他幼儿教师提供参考。 以下文字摘自论文采访记录,图片来自网络。
❶
无知与适应:“一片空白”
“刚进幼儿园的时候,我对孩子一无所知。 我对这个职业了解不多,也不知道自己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20世纪80年代,人们流传幼儿园老师是“高级保姆”的谣言。 我们也听到了。 ,这是最初的被影响的感觉。 我对孩子的理解也是来自于与孩子的接触和教学经验的积累。 我不断反思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特别是那些让大家感触很深的问题。 问题逐渐让你了解孩子,我们对孩子的看法也没有改变。 起初,我们对孩子了解不多。 虽然我们学了三年学前教育,但毕竟还是很肤浅,所以我们对孩子没有概念,更何况大多数时候,我把自己当成一个管理者,去管理、照顾孩子。后来,当我毕业到附幼时,我对自己的角色没有太多的了解,所以现在我特别了解这些新老师。 刚开始工作,他不可能对自己的角色了解太多。 我们需要给他一个实际的过程。 通过他和孩子不断的磨合,他会了解我是否适合这个行业以及我对孩子的理解。 你有多少理解和知识? 事实上,老师们在学习、工作、反思中思路清晰,所以一开始对这个行业确实没什么印象。 老师也和孩子一起成长。 关键是他们喜不喜欢。 如果你喜欢这件事,如果你喜欢它,认真去做,有一天你会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一个‘了解’。”
“我是幼儿园最漂亮的老师”
教师观:幼儿教师应注重自身形象
“刚进学校的时候,我的教学和班级管理能力肯定不如其他高级老师,但我是幼儿园最漂亮的老师,我觉得幼儿园老师就应该有幼儿园老师的样子。不像其他行业的人,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那时候我的头发又黑又长,我很在意自己的衣服和发型。其他老师说,你每天都戴不同的发夹,你为什么这么在意呢?太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吗?我说,我不关心别人,我关心生活和工作。
“老老师教我什么,我就学什么。”
教学理念:效仿老教师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我也搞不清楚方向,当时我只是觉得自己应该有自己的特长,但又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很迷茫。我就沿着路走下去。”跟别的老师学了一年,别人学啥我就学啥,各个领域的活动都是模仿老老师,模仿老老师的教学步骤,借老老师的教具,当时我可以不会画画,而且我不太擅长制作教具。当时我们班有一个男老师,他的手艺很好,班里的很多环境装饰品都是他做的,比如自然角。那个时候还没有看护孩子这回事,他只知道那些孩子的每一次活动他都可以组织,而且他们不会闹事,保证每一次活动都是他组织的,只要孩子安全。 ”
“当我看到孩子们拉的马都不一样时,我很生气。”
儿童作品评价:被模仿的才是好作品
“我不记得有多少艺术活动。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项活动是让孩子们画马,模仿徐悲鸿的马。 我自己画得不好,就把老老师画的东西给孩子们看。 然后让孩子们画画。 画完成后,我发现孩子们画的马没有一匹是一样的。 一些孩子画的马头和身体并不相符。 有些孩子拉的马头大,身子小。 孩子画的马不知道有多少条腿,但看起来不像动物。 我当时很生气,感觉自己很失败。 我感觉我的目标没有达到。 今年很难做,孩子们也不喜欢。”
❷
反思与转变:“我如何教学? ”
“我从师范学校辞职,来到了幼儿园。刚来的时候,我以为凭借自己的热情就能做好工作。当时我对自己抱有很大的期望,对幼儿园也抱有很大的期望。”因为我来这里的时候,是我们的老校长亲自来花园门口接我的,一来就让我当班主任,我感觉老校长对我很信任。我觉得自己很荣幸,所以我想一定要把教学做好,把教学做好。组织活动,模仿老老师一年后,我发现我一点也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而且孩子们也没有,所以我想我必须改变我的艺术教学方法。”
“孩子们有自己观察事物的角度,为什么一定要画那么相似的东西呢?”
儿童视角:儿童有理解事物的能力和独特的视角
“入职第二年,我反思:这样的教学我该怎么教?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喜欢我的艺术活动?我不能再像第一年那样教书了。我感到很沮丧,觉得自己做不到。”不接受。我放弃了很多人都想要的高中工作,比如高级教师,来到了我选择的、我喜欢的幼儿园。我一定要做好。从大二开始,我碰巧打工了在校外的少年宫当兼职美术老师,老公从事小学美术教育,看了一些关于儿童美术教育的书,发现孩子这么小,小肌肉还没有发育好,而且他们对世界有自己的看法。他们眼中的世界和我们大人不一样,他们的思维和我们不一样。我们怎么能画出这么相似的东西呢?我自己画不了这么相似的东西,所以我怎么能要求孩子画类似的东西呢?没必要让孩子画。 技法那么多,画的又都一模一样,那那些画家还做什么? 这是当时最简单的想法。”
“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艺术活动”
教学目的:让孩子对艺术产生兴趣
“临摹别人的画,我觉得很无聊。孩子本来很活跃,但一旦让他们临摹,他们就变得索然无味,毫无生气。这样的艺术活动一点意思也没有。我当时的绘画功力还没有。”我画不出很相似的图,所以我想走自己的路,画故事图,听故事想象画,也就是想象的画。当时我不知道那是想象的。画画。我只会用生动的方式让孩子们理解。我对艺术很感兴趣,因为当时我在校外上美术课,一学期下来你的教学能吸引多少人?我想,我没有那么高的绘画功底,但我希望我的学生是任何愿意来上课的人都愿意来画画。
“游戏最能满足孩子画画的本能。”
教学方式:游戏教学方式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艺术活动,那么你的艺术活动一定要有趣,能够吸引他们的兴趣。孩子最有趣的就是玩,画画是他的天性,就像玩水、玩沙子一样。每个孩子天生就喜欢玩水、玩沙子。如果你让他们一个人玩,他们可以玩很长时间,甚至忘记时间。如果你让他们自己画画,他们也会画很长时间。我真的觉得,孩子们小时候就应该允许玩。我记得最深刻的是,我们用游戏的方式教很小的孩子画圆圈。一只小手拉着另一只小手围成一个圆圈。无论圆圈是圆的还是圆的,都可以。不,只要你把它抱在一起,这个就做成一个形状,然后把两个圆或者三个圆放在一起,给它们起名字,圆宝宝一,圆宝宝二等等。我们让这些圆宝宝一起玩游戏,看看他们会变成什么。有的圆宝宝一起变成了汽车,有的圆宝宝一起变成了可爱的声音。 我带领他们这样玩游戏,后来发现通过这种玩法,他们比之前的抄袭更喜欢。”
“当时我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他们认为这叫画画,只是为了好玩。有的家长说,隔壁老师画画画得很好,这个老师只是在和孩子们玩。”是,下学期再开课的时候,抄写班三十个孩子能保留十个就好了,但我班几乎没有人了。当时主任就问我,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留住孩子吗?我说我不是故意留在那里的,导演来看我的文艺活动,发现确实很热闹。”
“艺术是孩子们的语言”
艺术观:艺术是孩子表达自我的方式
“当时有的家长,不管是幼儿园家长还是我兼职学校的家长,都喜欢问我:王老师,我的孩子不仅喜欢在您班上学美术,还喜欢画画、画画。”当他们回到家时,墙壁。 上图中,他在桌子上、床上、到处都画画。 他有这方面的天赋吗,以后能走艺术道路吗? 我告诉他们:每个孩子都喜欢,不需要大人的干预。 绘画是他的一种语言,另一种语言,一种表达方式。 也许他无法用自己的语言或者动作来表达清楚。 但如果你仔细看他的画,也许你就能明白他想表达什么,因为孩子们通过绘画表达自己非常直接,他们想什么就画什么。”
❸
成熟度和改进:
“幼儿艺术教育就是带孩子去‘玩’”
很多家长告诉我,参加你们的美术活动后,孩子不仅学到了美术知识,而且习惯、思维、学习兴趣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我觉得我们研究幼儿教育的人,我们是全面培养人的。 定向,不只是为了学艺术而学艺术。 现在很多幼儿园以外的机构,学画画就是学画画。 他不知道孩子们通过一项活动、一堂课、一幅画的学习应该接收多少信息。 远远不只是艺术,最基本的是习惯的分享、集体学习的经验、互相学习,甚至别人回答问题时我应该如何倾听等等。这些都应该留给孩子们,然后才是接下来要考虑的事情。就是如何互相学习。 艺术活动促进儿童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能力、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 只有这样,所组织的艺术教学活动才具有教育价值和审美价值。 ”
“艺术的东西本身需要美好的氛围,老师一定要用心。”
艺术观:艺术需要营造审美氛围
“对艺术的真正理解,我认为,就是让孩子玩得开心,玩得开心。在玩的过程中,你要感受它。玩是有结果的。我喜欢玩吗?为什么喜欢玩?玩了之后。”刚玩完也没关系,要有成功感,就是作品,而且在玩的过程中,应该感觉作品出来了,这就是我喜欢的,那你为什么喜欢它,为什么我喜欢它,应该有一种交流,这是一种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逐渐丰富了他的审美观。不应该是说教。俗话说“红绿是对比色,而绿是对比色”。 “两种颜色在一起很好看”是错误的。应该是让孩子感受一下生活中红和绿、红和蓝放在一起、做成衣服等会是什么样的色彩效果,你喜欢哪一种,我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喜欢?你需要慢慢影响他的审美。再比如学国画。 中国画的拿笔是有规则的。 但当孩子画中国画时,规则并不重要。 它们是水、墨、色、宣纸。 如何将事物组合在一起? 第一次教孩子画国画,很简单。 我首先教孩子们玩魔术,并给了他们一张魔术纸。 如果这张魔术纸与其他纸不同,让孩子尝试一下,并在上面滴一滴水。 ,孩子发现了,哇! 它被浸湿了,然后我告诉孩子,如果滴一滴水或一滴墨会怎样,让孩子感受到墨浸透宣纸的关系,然后知道国画不同于国画。其他画作。 地方是在这张特殊的纸上进行的水墨游戏,而我画的东西肯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好。”
“教师必须用心创造美”
“我觉得美观很重要,孩子们是无意的,但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去做。在《黑白搭配》中,我用的夹子和桌子上的桌布都是黑色或白色的。我自己的衣服是:上面是白底黑点,下面是黑色裤子,儿童作品展示架也是半黑半白,这些都是我精心设计的,这就是环境中儿童审美的习得艺术学习不是在一次艺术活动中学到的,而是在每一个接触到的环境中,让孩子感受到美,所以,集体教学只是一点,生活中也是如此。去识别生活中的审美,让其形成自己的审美特征,比如:我喜欢什么颜色,我喜欢什么风格,我希望他有这样的辨别能力。”
“我是孩子们的玩伴,我们是平等的”
师生视角:教师与孩子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我把每一次幼儿美术活动都当作是和孩子们一起玩的经历,我是他们的玩伴,但又有点特别。我是游戏的引导者,我是年纪较大的伙伴,我一定要让他们的游戏精彩,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我。在游戏中,我们都是平等的。我有一堵作品墙,每个孩子都有固定的地方。画完后,他会把作品挂起来。完成后,给每个孩子两张贴纸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两幅作品,把贴纸贴在画作的角落里。孩子们通常会自己贴一幅,再选择另一幅,然后让孩子说说你选择了哪一幅,为什么?然后孩子们会猜我的两个贴片是给谁的,我和孩子们是平等的,我也会讲为什么我会选择这个来影响他,告诉他们,我喜欢的不一定是你喜欢的,你喜欢的也不一定是你喜欢的。喜欢不一定要和王老师一样,孩子们会觉得很有趣,我不会强迫他。
“如果你平等地对待你的孩子,你就会获得他的信任和友谊。你尽力与他交谈、与他讲道理,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他的身体发育和思想与他们有很大不同。”孩子们没有拘束,他们很少考虑自己行为的后果。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因为很多事情他们没有经历过。孩子们经常在地上画画,有时画画的时候会突然移到桌子上他们在椅子上画画,有时拿着笔躺在床上,什么都有。对于成年人来说,他们画的画常常感觉尺寸、比例、关系、透视、形象等不合理。但我从来没有觉得指出来。这些地方,因为很多方面大人是凭经验判断,而孩子是凭感觉知道。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
教学理念:培养创造力需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经历
“让孩子喜欢,就是他的兴趣。”
“孩子喜欢某样东西是因为人,首先要喜欢老师。我珍惜每一次和孩子们一起做美术活动的时光。首先,从我自己的形象到我自己的语言、动作,我都在和孩子们交流。你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让孩子接受你,当时你还没有提到“做孩子的好朋友,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的程度。少儿美术,我很注重人的因素,就是老师对孩子的态度的影响。从我们的成长经历来看,你最喜欢哪一科,你最喜欢那科的老师。如果你喜欢那个老师,你一定会想,我为什么喜欢他?也许是他的形象,也许是他的形象。他渊博的知识,也许他很幽默的语言,他总有一些东西能吸引你,让你喜欢听他的课。课,然后逐渐喜欢这个科目,所以我会总结这一点,那就是首先让孩子们喜欢我,所以在幼儿美术领域,别人都说我是“最美老师”。 事实上,我刻意靠近孩子们,与他们没有距离,让孩子们觉得我是一位美丽的老师。 艺术本身就是为了美。 ”
“让孩子获得成就感”
“如果你想让孩子喜欢老师,你就必须给他们肯定和信心。 你一定要让他们觉得在这里画画会给他们一种成功的感觉。 你必须让他们愿意每周来这里一两次。 ,获得成就感”
我们需要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
“最后一步就是上家长课,让家长接受你的教育观。告诉他们,不是每个学艺术的孩子将来都会成为大师。艺术更多的是他成长的一个媒介。通过这个媒介,让孩子真正喜欢生活,热爱生活,只有在爱的过程中才能创造,让家长接受你的理念,同时也让他们肯定和赞扬,很多幼儿园外班的家长早上送孩子去晚上接孩子的时候,我只想看一个结果,这幅画画完了吗?是怎么画的?我喜欢和其他同学的画作比较,看到这个现象后,我特地组织了家长幼儿园里讲课,国外班几乎没有这样的老师组织家长讲课,但是我组织了。我从始至终的想法就是,我在外面讲课不是为了赚钱,因为我花了太多的时间在听课上。在幼儿园照顾孩子,吃饭、喝水、睡觉,根本不可能。 你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儿童美术,但是在幼儿园外班,你有足够的精力去做。 你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就利用这样一个平台给家长们讲课,告诉他们这种情况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作为家长,我们在送孩子去美术班学习时,应该有哪些观念、有哪些方法,才能让孩子长期保持兴趣、喜爱、有趣呢? 这是孩子创造力最基本的东西。”
幼儿艺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无需赘述。 然而,全社会对幼儿艺术教育的重视观念并不理想,这对幼儿教师的艺术教育理念产生了不利影响。 因此,我们在批评或批评幼儿教师的艺术活动时,也应该反思,这不仅是幼儿教师个人观念的缺陷,也是幼儿教师群体、幼儿教育机构、以及整个社会环境中的学前艺术教育理念。 与时俱进。
在与王老师的几个月互动中,研究者本人认为这几个月是一个学习阶段。 首先,以往的研究者认为,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知之甚少,缺乏对幼儿的正确认识。 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多时候破坏了儿童的本性,使儿童成为知识的接受者。 被动的,简单来说就是幼儿教师知道的少,做的多。 在与王老师的交谈中,我意识到幼儿教师的很多艺术教育理念主要来自于艺术教育教学的实践。 实践带来真知。 当然,不能否认书籍或某些专家的间接影响。 这进一步证实了教育教学实践对幼儿教师观念形成的重要性!
上一篇:广安职业学校跻身公办中专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