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2 艺术资讯
潘天寿《鹰石》纸本设色110 x 300厘米2015年上海嘉禾秋季拍卖会以1.15亿元成交
2015年对于中国艺术市场来说不仅是非常困难的一年,也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 一方面,艺术品市场规模持续萎缩,资本入市规模持续下滑,行业整体遭遇寒流,市场信心明显不足,投资者持谨慎态度。 据雅昌艺术品市场监测中心(AMMA)发布的《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总交易额为506亿元,较2014年下降约20%。一时间,拍卖品的数量也大幅减少。 另一方面,市场在困境中逐渐衍生出许多新趋势、新情况,如艺术品收藏投资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明显; 顶级藏家开始转向全球艺术品资产配置; 收藏投资群体正在发生变化。 、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 艺术品消费市场逆势上扬; “互联网+艺术+金融”跨界融合的新商业模式逐渐被广泛应用等。
“供给侧改革”是重大调整方向
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中,文化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事实上,中国艺术品市场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过去30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受益者。 然而,艺术市场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如何实现“十三五”新格局,需要对艺术品市场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
北京大学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何雷认为,“供给侧改革”是未来中国艺术市场的重大调整方向,也是重大机遇。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历程几乎可以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现在艺术品资产依靠传统资源快速增长、短期大幅升值的时代已经结束。 “现在是时候寻找新兴领域,挖掘和培育新的领域。市场需求会让整个艺术市场更加符合当代人广泛的艺术审美需求,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何雷说。
艺术品资产配置走向全球化
随着过去几年艺术品市场的持续繁荣,高端艺术品作为资产配置的一个品类已经受到高净值投资者的普遍认可。 尽管自2012年以来中国艺术品市场连续四年处于持续调整状态,但真正有价值的艺术杰作仍然受到收藏家的青睐。 这一现象在2015年尤为明显。李可染的《万山红》、齐白石的《叶音闻声花草虫工笔》、潘天寿的《鹰石》等一批重量级作品图片”都拍出了相对较高的价格。 上海大学中国艺术品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席穆认为,这充分说明中国艺术品市场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搭建的价值投资平台正在本轮较大的调整中正在重塑。 ,但并没有崩溃。
近年来,中国一些顶级收藏家开始收藏西方艺术品,同时投资中国艺术品。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事件是2015年底,收藏家刘益谦在纽约佳士得以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4亿元)的天价拍出莫迪利亚尼的代表作《侧躺的裸女》。 此外,王健林、王中军等收藏家也相继在海外拍卖会上高价竞拍西方名作。 这与前几年中国收藏家在海外市场高价竞拍中国艺术品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表明中国收藏家和投资者的艺术品资产配置内容已经开始全球化。
“过去几年,在经济上升的情况下,一些当地企业家频频高价竞拍中国古今艺术品,推高了中国艺术品的整体市场价格,也促进了海外珍贵文物的回流。但随着经济环境严峻,实体经济愈发困难,不少投资者纷纷退出艺术品市场,同时,一些具有国际视野或海外教育背景的富豪正在调整艺术品资产配置方向,或者重新构建多元化的艺术品资产配置,降低资产配置的风险,这也是他们开始收藏西方艺术品的原因,这些顶级收藏家的投资方向具有风向标效应,会引导更多投资者效仿。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随着人民币持续贬值、美元持续走强,纽约作为全球艺术市场核心的地位更加凸显和稳定。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赵力认为,未来,更多的全球高端艺术资源将流向纽约市场,而香港作为亚洲艺术品交易中心,将拥有更加稳定的市场地位,拥有不同的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 该板块将进入逐步调整的过程。 “泛亚洲”内容将逐渐取代过多的“中国色彩”,国际化程度也将显着提升。
艺术品消费或将支撑市场结构调整
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不断萎缩,受影响最大的既不是稀缺的高端艺术品,也不是中产阶级和普罗大众能买得起的艺术消费品,而是普通的艺术品。 虽然它们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但在艺术品市场的去泡沫阶段,需求大幅萎缩,价格持续下跌。
上海万艺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万丰源表示,由于前几年拍卖行业盲目扩张,拍卖公司数量急剧膨胀,导致藏家资源过度消耗且作品重复拍卖的现象愈加严重。 市场供需严重失衡。 上海大观古代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严明也表示,由于过去拍卖市场盲目扩张,现在作品收藏困难,市场上充斥着熟货。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艺术品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艺术品消费或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支撑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未来转型和结构调整,改变以往对收藏和投资市场的关注。 这一变化将使中国艺术品市场进入广泛参与的大众市场,博览会、画廊等一级市场的交易将成为未来推动艺术品消费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
“艺术品消费市场的潜力在去年上海艺博会的交易中得到了直观的体现。2015年上海艺博会的总成交额达到1.41亿元,主要来自于低价艺术品消费品的交易。 ,价格主要集中在1000多元到2万到3万元之间。”上海华府画廊艺术总监吴芳说。
在线艺术品拍卖及收藏品交易平台赵勇集团董事长赵勇表示,从近两年的情况来看,集团在传统拍卖部分的业绩下滑非常明显,但在线艺术品的交易量消费品大幅增长。 正在不断成长并呈现年轻化趋势。 “未来艺术品消费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也将日益现代化。按照‘供给侧改革’的思路,艺术品的创作方式和产品结构将日趋现代化。”改变以适应一种艺术产品消费的新时代,是艺术市场未来的方向。” 赵勇说道。
艺术品金融或将引领市场转型
赎回危机等负面消息接连爆发后,近两年在艺术品市场流行的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等艺术品金融模式不断受到质疑甚至叫停。 此前,文交所艺术品股份交易曾一度无序扩张、暴涨暴跌,早已被国务院“38号文件”清理整顿。 但在艺术品市场融资需求的推动下,行业对艺术品金融的探索和尝试仍在持续。
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主任刘双舟认为,我国的艺术品金融实践始于2005年,在此期间,艺术品金融与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趋势总体一致。 2015年,艺术品金融陷入10年来最尴尬的境地。 场景。 刘双舟强调,艺术品金融未来发展要从量入为出转向量入为出,从价值评估转向风险评估,从卖家评价转向买家评价,从精英消费转向大众消费,从理财金融转向服务金融。 刘双舟的这一观点也是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思想。
然而,当正处于十字路口的“艺术金融”遇上即将退潮的互联网概念时,似乎才是艺术品市场的未来方向。 文化交流理念鼻祖、北京华章东信文化投资集团董事长彭中田提出《关于牵头成立国内首家文化互联网专业银行的建议》。 彭中田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资源的转化离不开金融和互联网的推动,而专业文化互联网银行的成立将为文化艺术资产释放经济价值找到有利渠道。
对此,席慕也表示,长期的实践表明,中国艺术品市场必须依靠金融和资本的力量,实现艺术品金融的新突破。 “从目前来看,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创新核心仍在交易环节。从长远来看,艺术品金融与传统艺术品市场的关系首先是推动传统艺术品市场的转型。”艺术品市场向现代市场转变,核心是市场结构转型驱动市场动力机制重塑以艺术品及其资源资产化→金融化→证券化(大众化)为主线,市场新动力以艺术品金融为主导的转型已形成,特别是在“互联网+文化+金融”发展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大趋势和格局下,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交易创新离不开“平台+互联网”的基础和机制'。” 席慕说道。
保利国际拍卖执行董事赵旭表示,未来中国艺术品市场必须聚焦三个方向:一是立足亚洲,放眼世界;二是立足亚洲,放眼全球。 第二,开发新买家和新行业; 三是大力发展艺术品金融和艺术品互联网。 但真正的问题是,当前艺术品金融的发展还存在很多困难需要解决。 赵勇表示,行业近年来对艺术品金融的探索并不成功。 主要原因是艺术品产权、鉴定评价体系、监管体系、退出机制等一系列基础设施急于启动。 将产品推向市场的财务杠杆。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艺术品市场持续萎缩的现实,要让金融资本放心地流向艺术品市场,必须构建一系列完善的保障体系。 艺术品的产权必须清晰,作品必须有明确的市场定价,需要信用机构的背书和完整的退出机制。”赵勇说。
上一篇:中国艺术品市场或将迎来新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