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7 艺术资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中国艺术(或者文学艺术)的发展其实是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或者说2013年以来)我们就进入了这个“新时代”。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与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发展相比较,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指出的那样,确实有其特殊的规律或不平衡,但从根本上说,从总体上看,它是有其特殊性的。与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发展相一致或共鸣。 有什么样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艺术应该普遍适应它或者普遍适应它(诚然,不平衡的或者偶然的因素也应该考虑在内)。 因此,准确认识和把握近五年来中国美术发展的特点,展望未来的趋势,对于继续推进中国美术创作、理论、批评和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
电视剧《历史转折点上的邓小平》
电视剧《北平无战事》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
电视剧《白鹿原》
首先,应该看到,中国艺术在时代中获得了新的角色。 新时代中国美术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当前中国美术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规范,或者说赋予了当前中国美术的发展特定的时代角色:中国艺术要牢固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沃土中,成为充满审美魅力的符号形式。 新时代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实现。成为国家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成为中国艺术家艺术追求的核心内容。 表达核心主题。 与此同时,“构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也自然成为当下中国艺术家的自觉追求。 如果偏离新时代的高标准、新要求,就必然无法准确、全面地把握当前中国艺术形势和发展新趋势的基本面。 从社会发展新时代的角度回顾过去五年中国艺术的发展,可以看到《历史转折点上的邓小平》、《北平无战事》等电视剧, 《平凡的世界》《白鹿原》《战狼2》《湄公河行动》《智取威虎山》等电影成为传播新时代精神的振奋人心的号角。 尤其是今年上映的电影《建军大业》,并没有简单讨论南昌起义本身,而是从大的历史视角去处理一系列历史事件链中的核心事件,比如极大强化了毛泽东的在这一特殊历史事件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凸显了他的“枪杆子里出政府”、“党指挥枪”等思想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历史作用。 试想,如果没有毛泽东毅然返回湖南领导农民起义和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独特道路选择,就不可能在井冈山根据地与朱德部队会师,也不可能有南昌起义“第一枪”后发生的影响深远的事件。 这种重大的审美调整策略,正是出于当前讲述近代革命历史故事的新要求。
电影《战狼2》
电影《湄公河行动》
电影《智取威虎山》
电影《建军大业》
其次,还要看到传统基础已经奠定。 进一步审视中国艺术的特征,过去长期被忽视的中国文化传统元素,如今已成为中国艺术更加重视的鲜明特征。 五年来中国艺术界的另一个显着变化是,首次明确以“文化自信”的态度吸收本土文化传统的源泉,“继承和弘扬中国美学精神”。 这意味着重新激活和重温中国几千年的古典艺术和审美传统,并使其成为新时代中国艺术的指南。 相应地,与中国文化自信、中国传统密切相关的“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基因”、“中国风格”、“中国风格”等理念,已成为艺术家和观众的自觉意识。 。
然后是“深度捆绑”原则的确立。 理解新时代的中国艺术,还应该看到过去长期坚守的艺术生命源泉的基本原则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确立指导思想艺术创作“深入生活、植根人民”。 艺术家们认识到,只有深入到新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潮中,即紧紧跟随亿万人民的新生活进行创作,才能真正找到中国艺术及其内涵的深层根源。以人为本的特点,才有可能创造出名副其实的、以人为中心的艺术作品。
美术的“三精统一”标准也引人注目。 谈到美术,中国艺术终于把以“三精统一”为标志的美术标准定义为“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与过去受到质疑的“三性统一”(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的统一)相比,“三性统一”的命题从艺术性的角度理顺了美术的内在逻辑标准。美学:深刻的思想成为美术的精神先导指标,精美的艺术是美术的灵感源泉指标,制作精良是美术的质量保证指标。 这样的新阐述,为艺术家、艺术企业家、艺术管理者做好了美术的维护工作,也为观众欣赏美术提供了有力的、可操作的理论依据。 同时,要实现这一“三本质统一”的标准,必须坚持艺术创新和艺术原创两个基本方向。 只有艺术创新才能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新审美需求; 只有艺术的原创性才能在艺术史的链条中创造出新的环节,而不是仅仅满足于重复前人。 更重要的是,“杰作、传世杰作、不朽之作”“三作”基准的提出,及时回答了艺术界什么是美术的话题:“杰作”应该是那种及时回答当今社会重大敏感问题的不可多得的超级巨著; “传世之作”达到了更高的层次:它应该是那种成为当今时代的象征、可以传承给后人的非凡杰作。 “不朽之作”无疑是最高级的:它应该是那种能够长久流传的罕见杰作。 这个“三件作品”的标杆无疑是非常崇高的,但也正是它的提出,给了中国当代艺术圈一个明确的目标。
长期以来困扰中国艺术界的精神与商业的关系问题得到了明确的回答。 新时代中国艺术的另一个特点是,它首次准确回答了艺术的精神趣味与商业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需要市场,需要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条件,因此艺术品必然体现商品属性,与资本、金融等因素有着必然的联系。 这也是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无法回避、必须依靠的方面。 但另一方面,中国当代艺术无疑需要具有精神属性或品质,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的引导或制约作用。
新时代中国艺术的未来与新时代中国社会的未来紧密相连:它不仅是中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进程的一部分,也是整个过程本身具有审美吸引力的象征形式。 由此,中国艺术面临一系列新挑战或新课题:一是要用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来象征新时代中国人的身心状况。 新时代明确了总体使命,中国艺术需要深入新生活,体验和表达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发展愿景。 其次,具体来说,重要而紧迫的新任务之一,就是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社会发生的主要社会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巅峰”必然要求和期盼真正的“承载世界之重的作品、代代相传的作品、不朽的作品”。工作”将成为这个激动人心的新时代的象征。
最后,尤为重要的是,让中国艺术真正走向世界,站起来、响亮起来,产出真正能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地位和声誉相匹配的一流艺术。力量”。 精品店及其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品牌效应。 虽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巅峰”要求我们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来评价自己,但如果能在国际艺术界得到普遍认可,那也一定会取得巨大的进步。具有更强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这种“文学高峰”不仅属于中国,也应该属于世界。 就此而言,中国艺术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可以说任重而道远,必须加倍努力。
(作者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作者_王一川
本期编辑_周冰干
上一篇:中国古代艺术的影响
下一篇:辣条时代年轻力观察当代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