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0 艺术教育
油画世界艺术有画
——分享世界油画,欣赏各国艺术——
16位中国油画先驱
作品介绍与赏析
1潘玉良(1895-1977),中国著名女画家、雕塑家。 1921年获官方奖学金赴法国留学。 考入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术学院,与徐悲鸿是同班同学。 1923年,他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 潘玉良作品曾参加罗马艺术展并荣获意大利政府艺术奖。 1929年,潘玉良回国后,担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大西洋画系主任,后又担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 1937年旅居巴黎,任巴黎中国美术协会会长,多次参加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瑞士等地的中国画展览。 曾雕刻过张大千、王继元的头像。 潘女士是第一位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绘画学院的东方人。
潘玉良花
潘玉良角色
潘玉良角色
潘玉良人物
潘玉良搞笑图片
潘玉良人物
2 沙琪(1914-2005)1937年师从徐悲鸿先生学习绘画,同年经徐悲鸿介绍到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深造,师从画家巴斯蒂安。 沙奇早年曾在上海昌明艺术学院、上海艺术学院、杭州艺术学院和中央大学艺术系学习绘画九年。 1937年经徐悲鸿推荐,赴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深造。 沙奇在新现实主义画家迪安·巴斯蒂安的指导下,对欧洲传统绘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优秀艺术金奖”。 他还与毕加索和其他著名的现代主义者合作。 画家联合举办画展,一度成为当地颇有影响的画家。
1946年回国后,徐悲鸿聘他为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但他因病未能出任。 此后,他长期隐居家乡。 尽管精神疾病给他的日常生活蒙上了深深的阴影,但这并没有削弱他对艺术的热情。 在那里,他默默耕耘了三十多年,创作了数千幅画作。 设计作品。
沙琪花
沙子和草的静物
沙琪女邻居
沙旗风光
3 吕斯白(1905-1973),1905年10月15日出生于江苏江阴,1973年1月14日卒于南京。初入东南大学艺术系时,受到徐悲鸿的赏识,并于1973年1月14日逝世于南京。 1928年被推荐赴法国留学,先就读于里昂高等美术学院,1931年进入巴黎高等美术学院。 他前往西欧各国考察艺术。
1934年回国,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后任系主任。 1949年后,历任兰州西北师范大学艺术系、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教授、系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二届、第二届全国政协代表。第三届省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他的油画擅长风景和静物。 早年他的笔触沉稳有力,色彩纯净淡雅,注重画面整体的真实性。
卢斯拜钢铁厂
陆斯白小女孩
陆斯白西北风景
陆斯白风景
4 闵希文,1918年9月出生于江苏常熟。1934年秋,入苏州艺术专科学校版画系学习。 1935年秋,考入国立杭州艺专,师从方前民、吴大羽、蔡威廉等人。 1982年、1987年、199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三次个展,曾在纽约、台北、日本、美国、苏联、新加坡、科威特等国展出。 1984年退休。代表作品有《方前民先生肖像》、《水果》等。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海上油画续集》。
闵熙文
闵希文上海街景
5 莫朴(1915.1-1996.11),南京人,又名朴、丁甫、夏仁波,江苏南京人。 擅长绘画及美术教育。 1933年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 曾参加“上海救亡宣传团”,到华北等地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1940年在淮南参加新四军,先后任教于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华北联合大学等学校。 1949年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系教授、系主任。 后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华全国文联委员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副院长等
摩普内饰
磨浦浙江水乡
磨铺村外的黄花
莫普拉卜楞寺市场
磨铺才溪乡
磨浦江洋渡河口
6 倪一德(1901-1970)笔名倪特。 祖籍浙江杭州。 1919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毕业后留校任教。 曾创作《玄武湖之秋》、《东海之滨》等文学作品,并参加“创作社”。 1927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川端绘画学校学习绘画。 1928年回国,在广州、武昌、上海等地从事美术教育工作。 1931年,他与庞薰琹等人发起组织“觉兰社”。 着有《西画概论》、《水彩画新研究》、《画人物行走的脚》等书。
1938年进入郭沫若主持的政治部第三部,任美术科代理科长。 1944年起任教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 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倪一德还擅长油画、水彩、素描。 他的油画结构坚实,面貌清晰,笔触粗犷有力,色调清新概括,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出版有《倪一德画集》、《倪一德艺术论集》等。倪一德是中国现代著名油画家、美术理论家和美术教育家,在中国现代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文学。
倪一德湖风景
7 庞熏钦(1906-1985),笔名古轩,江苏常熟人。 我国著名画家、工艺美术家、工艺美术教育家。 着有《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工艺美术设计》、《图案问题研究》、《庞薰琹绘画集》。 曾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秋笛(女画家庞薰琹之妻)雕像,亚麻布油画,1930年代初期
无题 1937 年油画
《时代的女儿》 麻布油画 1937年
8 秦宣夫(1906-1998),著名画家、美术史家、美术教育家,广西桂林人。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 1930年考入法国高等美术学院,进入吕西安·西蒙教授的工作室学习油画。 同时,他在巴黎大学艺术考古研究所和鲁福学院学习西方艺术史。 1934年回国,历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主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全国美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江苏分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63年应邀担任《辞海》编委会编委,具体负责外国美术词条的编修工作。 代表作品有《庆国庆》、《春雨》等。油画《母亲的教育》1942年获第三届全国美展二等奖。
秦宣夫午后风景
9 宋步云(1910-1992),又名小初,山东潍坊人。 宋步云是中国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美术活动家。 他是中国早期油画、水彩画的领军人物,也是将西方绘画艺术传播到中国的先驱之一。 他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创始人和重要创始人之一。 他是中国现代艺术史上杰出的大师,被誉为中国风格大师、“桃圣”。
松步云玉带桥
10 宋正银(1920-1993),江苏无锡人。 1944年9月毕业于日本东京日本大学艺术系,历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上海)教授,国立安徽大学艺术系教授、主任,教授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 1980年起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理事、美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江苏省科普艺术家协会主席。 晚年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担任外国艺术史研究生导师。 他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油画家、杰出的美术教育家。
作品曾参加东京上野美术馆新组织学会年展、上海青年协会个人油画展、江苏省美术馆个人油画展以及全国省市美展。 获日本大学学院奖、中国省市一、二、三等奖共五次。 代表作品:《江苏科普艺术》、《江苏画报》,1981年4月; 《文艺领域的新花——浅谈科普艺术与创作》《科普创作》1981年第4期。
宋正银儿童画报
11 屠克(1916.02~2012.09.19),1916年生于广西,1935年考入杭州国立艺术学院油画系,后参军,成为新四军著名画家。 在部队期间,他接受了美国著名记者、作家斯莫特利女士的采访。 1949年,涂克先生随陈毅将军部队来到上海,被任命为创作组长,创建“上海艺术工厂”。 后来,“艺术工厂”更名为“上海艺术设计公司”,屠克任总经理。
1953年至1963年,涂克先生担任上海市文化局美术科科长、美术处处长。 兼任华东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 在此期间,他奉命建立“上海画院”并任秘书长,创办“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院长兼油画雕塑系主任。 随后,涂克先生还担任广西书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主席、广西文联副主席等职。艺术界。
桂林土克山水甲天下
土克水边村
图克漓江雾泉
嘟嘟黄昏乌鸦
土克水库
12王道元(1896-1960)。 早年毕业于日本东京美术学院。 回国后,他先任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后又在上海江湾天同安站附近创办上海艺术学院,“指导未来学生,不遗余力”。 与陈抱一、倪一德等著名艺术家是艺术同志。 1934年,上海《良友画报》第97期将王道元的作品列为“中国现代西画十幅”。 有人说,“王氏画作用色简洁,笔法灵活,风格轻松卓越,风格接近印象派”。 这是这位中国第一代油画大师的重要历史评论。
王道源壮族女子肖像
13王继元(1893-1975),现代画家。 原籍安徽,出生于江苏武进。 1912年毕业于江苏第二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加入上海西画社“天马社”,后任上海美术学院教授、院长。 1926年,他前往欧洲考察西方艺术。 1927年创办“艺园画研究所”,并多次出访日本。 1941年赴美国创办华美画院,教授中国书画。 1975 年 1 月他在纽约去世。
王继元 巴黎 蒙马特
14王柳秋(1919年11月—2011年2月27日),广东潮安人,生于泰国,浙江省油画协会首任会长。 1938年回国参加抗日战争。 1945年毕业于延安鲁迅文学院美术系。后到部队从事美术工作。 曾任《江淮画报》记者、艺术团艺术科科长、军政治部艺术队副队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主席、教授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浙江省油画家协会名誉会长。
王流秋林
王柳秋的宁静山村
15 魏天临(1898.8-1977.3),字玉三,山西汾阳人。 1898年8月22日出生于山西省汾阳县东阳城村。 他一生致力于艺术教育和油画创作。 他是中国现代油画的先驱之一。 魏天临早期的作品多以人物、肖像为主。 晚年多画静物、风景油画。 他尤其擅长静物画的研究。 主要油画作品有《白牡丹》、《向日葵》、《玫瑰与菠萝》等。中国美术馆收藏。
韦天林花
魏天林老树
16 王亚臣(1894-1983),浙江杭州人,祖籍安徽太平(今黄山)。 1915年,他与陈抱一等人成立了中国第一个绘画组织“东方画会”。 1916年赴日本留学。 1921年毕业于东京艺术学校西画科。 同年回国,任上海艺术学院教授、学术主任。 1928年至1931年赴欧洲考察艺术。 回国后担任新艺术学院院长、新华艺术师范学校校长。 1947年赴美国讲学、举办画展,传播中国画,历时30余年。
王亚辰鲜花
本文首发于油画世界(ID:ArtYouhua)
上一篇:论艺术品的市场价值与象征价值
下一篇:从艺术进社区到艺术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