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见证伟大艺术时代崛起
米开朗基罗 圣殇 大理石雕塑 1497年 梵蒂冈圣保罗大教堂
“弗朗切斯卡·法图奇先生:
您在信中问我和尤里乌斯教皇的事情如何。如果我能拿到对损失的赔偿和利息,那么根据我的判断,我不会欠钱,反而会有结余。”
这是1523年12月,米开朗基罗回到佛罗伦萨为美第奇家族设计建造家族陵墓。由于他被委托的项目一次次被改变甚至取消的复杂情况,他给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牧师写信对收支情况进行了吐槽:“从我在卡拉拉开采石料到我被赶出皇宫,已经过了一年多,我没有收到一分钱,反而赔了几十个杜卡特。”这仿佛不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而是自学成才的会计师在絮絮叨叨。
1523年,距离米开朗基罗完成伟大的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以及委派他这项工作的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去世都已过去十年,可与这位教皇的恩恩怨怨在这封信中依然历历在目。1505年,受新任教皇尤里乌斯二世之邀,米开朗基罗再次来到罗马为教皇设计陵墓。据米开朗基罗在信中说,教皇付了钱,就打发他去卡拉拉取大理石,他在那里呆了八个月,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大理石上,自己分文不剩,而教皇却改变了主意,他去要钱还被赶了出来,一怒之下离开了罗马。1508年又被教皇追了回来,同时委派他为西斯廷礼拜堂绘制480平米的天顶画。那一份无奈心酸和不平倔强镶嵌在信中的每一个字里行间。米开朗基罗一直以为自己在教皇面前不得宠是因为两个乌尔比诺人布拉曼特和拉斐尔的捣乱,认为这次委托是一个“可怕的光荣“。他决定不相信任何人,赶走了教皇派来的所有助手,自己搭脚手架,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于是米开朗基罗开始不分昼夜屈身在脚手架上,仰面作画。这项工作极大地消耗他的体力,他的躯体也长时间屈身而不能舒展;还不得不应付那些他并不擅长的技术问题,应对墙面的发霉,颜料的不如意,还有伴随着老鼠、蛛网的粗陋生活。视力严重受损,身体也扭曲变形。他拒绝一切探视,以至于失态的教皇甚至挥舞手中的权杖追打他。直到1512年10月31日黄昏,整整经历了四年五个月,米开朗基罗终于自己撤开脚手架和遮布。这是艺术史上横空出世的历史时刻,照耀后世的人类杰作《创世纪》终于露出真容。整个作品人物多达343人,面容、表情、姿态无一雷同;中心部分选取了旧约中创世纪的9个场景,不拘泥于宗教情节,只着重于表现的美和力量,以此昭示世界的本质:神赋予了人核心的力量和精神的灵性。形象纵横交错地镶嵌于饰有雕刻的建筑构架上,整个教堂拱顶成为了一个集建筑、雕刻和壁画完美构成的气势磅礴的宇宙大观。天顶正中是最著名的《创造亚当》:耶稣在天使的簇拥下伸出手指飞向亚当,而孤独的亚当则仿佛刚刚醒来,慵懒地抬手接应。画面动静繁简相对应,生动饱满。在这相触的一瞬间,生命觉醒了,灵性和生命力倾注进人类强壮而美好的身体,人神之间完成了神圣的灵与肉的对接。
其实在此之前,米开朗基罗早已是声名赫赫的雕塑家和建筑师。14岁的时候,他就在老师吉兰达约的引荐下见到了洛伦佐·美第奇,并深得其喜爱,进入美第奇家族的人文学院学习。1492年洛伦佐·美第奇离世后,米开朗基罗的命运也就此改变。佛罗伦萨几经易主和战火,米开朗基罗也于1496年到达罗马。1497年,他的成名之作《圣殇》诞生。米开朗基罗是第一位雕刻“圣母怜子”主题的意大利人。这一主题发源于德国,北方艺术家力求借着耶稣的伤口和玛利亚的悲痛来唤起大众的悲悯。但米开朗基罗以希腊神祇完美的身体比例刻画耶稣:纤瘦的四肢从圣母的腿部优雅自然地垂下,残酷的伤口几不可见,脸庞平静仿佛睡着了一般。而圣母玛利亚依然如少女一般年轻纯洁。打磨得异常光滑的大理石的光芒把观者的视线从耶稣的身体投射向圣母的脸庞:哀伤却没有怨恨, 绝望而又平静。头上的罩纱松散垂下,形成温柔的阴影,呼应大理石坚硬的质地。米开朗基罗将签名刻在圣母胸前的绶带上,这是他唯一签名的艺术作品,这一年他22岁。1504年,米开朗基罗完成了代表艺术史上古典崇高的审美理想之作《大卫》。这已不是多纳泰罗传统意义上的,用一块石头战胜巨人哥利亚的12岁少年。米开朗基罗唤醒了洁白大理石中成年男子健美的身躯和俊美的脸庞,还有那坚定从容勇敢智慧的精神象征。不仅标示着文艺复兴神性与人性合一的美学理念的苏醒与成熟,也是米开朗基罗走向自我认知的成熟,这一年他29岁。
不论声名如何鼎盛,他依然是那个其貌不扬甚至有着明显丑陋缺陷的男人;依然是那个生活简单节省脾气暴躁却又操劳过度的孝子。1521年9月,米开朗基罗在给父亲的信中写道:“我工作的全部动力都是出于对您的爱……我已经把我所有的东西都给您了,我向您保证只要我还活着,只要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里,我永远不会让您失望。”他超乎寻常的工作强度,不仅出于对艺术的狂热追求,也是对家庭的责任和期望。他赚取的全部财富都交给他的父亲,置办家产购买土地,让家人过上富足的日子而自己却一生节俭甚至悭吝。他给侄儿的信中反复交代选择妻子首先要考虑健康美德和高贵的出生,光耀博纳罗蒂这个姓氏才是最重要的目的。其实那时他或许不知道,只是他一人,就足以让博纳罗蒂这个姓氏流芳百世。
1564年2月18日,米开朗基罗在罗马逝世,年88岁。他的遗体被运回佛罗伦萨,在圣罗陵札教堂举行了盛大葬礼。他的艺术生命力在他生命的后半期才释放到顶峰,如同封神一般让人们顶礼膜拜。从一个四处奔波讨要工钱的匠人到影响后世至今的艺术之神,米开朗基罗用他长寿的一生见证了艺术的崛起。
沃尔夫林在《古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导论》中说:“没有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能像米开朗基罗那样,他的艺术生命比他漫长的生命久远得多,而他的长寿又使他与同时代艺术家相比,更为直接地影响了后人……在米开朗基罗的新发现面前,拉斐尔和达芬奇被完全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