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亚金山岭艺术驻留计划进行中丨栖居自然与山共生一起探索在地艺术生活
编者按:
去年十二月,阿那亚·金山岭冬季艺术驻留计划开启,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们抵达山间,深入体验山居生活与人文风物,展开自由、多样化的在地创作,并与居民、访客一同尝试艺术共创、分享感悟。
新年伊始,驻留艺术家们的创作与分享仍在继续,从文学、形塑、视觉、生活美学等多重维度出发,持续以在地视野探索自然、社区与艺术的共生形态,并邀请我们加入艺术创想,共同构造这个山中艺术聚落。
2023年12月,阿那亚·金山岭冬季艺术驻留计划正式开启,来自不同创作领域的多组艺术家陆续来到山中,充分浸入这里的自然生态、山居生活与在地文化,以度的感知和探索,展开了流动而开放的艺术表达、创作与实践。
从城市到山野的景观变化,首先带来了感官刺激,艺术家姚明峰由此对金山岭图像中的景观记忆展开思考与质疑。基于真实的在地景观,结合多种数字技术,艺术家在创作中重新解读了数字图像与景观的关系,并试图通过作品的分享,与大家共同探索当地与世界的一种深刻关联。
来到山中的 AnyOne跨媒介艺术小组(张泽洋平吴禹墨) ,则抛弃了创作预设,将行走于金山岭的随想,作为天然的灵感来源。石头的机理和纹样,山谷溪流的响动,雪、风、阳光的变化,经由艺术家们的眼睛与双手,呈现于抽象绘画、即兴影像创作等多重艺术形式。
在山中,人与自然共处的印记,也成为艺术反思的命题。艺术家张颖从金山岭山体防护网的启示出发,思考安全感、心灵区隔与真实性等艺术命题,并邀请邻居们一起“用身体去代替感知”,以即兴接触+行动绘画的方法,展开木板油画创作,让感知的“意外”介入创作、启发思考。
冬日山间,万物静默如谜,音乐人、艺术家 陈林 ,试图从寂静之中发掘山谷暗藏的生命力。艺术家探寻山间的自然气息,经过采集、思考、沉淀,联合即兴艺术家张天辉、聂礎一,为邻居们带来了一场声音的即兴体验,山谷之声在契合的空间与温度里传递,此间涌动。
北方崇山,是理想的茶事之地。 驻留茶事团队(端木李启华王昊) 邀请邻居们访山品茶,茶室、院落、山林、溪边、雪中……以茶为媒介,从精神的探索出发,于流动的茶席间,开启一段段时空中的美学旅程。
岁末的山中家园,因驻留艺术家们的到来,拓展着精神生活的多重维度。艺术家秦观伟王澈步入大雪覆盖的燕山山脉深处,探寻此中精神遗产;导演、编剧 盛志民 ,透过影像放映,唤醒人们对中国摇滚十年的青春记忆;驻留艺术家及GOTONATURE·去野团队,带着我们开启山中灵感徒步,在雪地中埋下承载心愿的种子,祝福新年的到来……
当时间来到2024年,艺术家们的驻留生活、创作与分享正在持续进行 ,在这个深冬,留下更多独一无二的作品,也为我们带来丰沛的艺术生验。
在阿那亚·金山岭,自然场域的开放性、在地生活的真实体验,启迪着艺术家们的创作灵感。驻留艺术家们的作品与表达,在此呈现出多元化的思想路径与艺术气质,并从各自的创作领域出发,通过创作分享,与我们当下的生活展开深刻对话。
本月,艺术家们将继续结合山中所思,呈现多场创作工坊、分享会、作品展示、艺术体验活动,与我们一同沉浸于这个静谧、多元的山中艺术世界。
—作家、文学类板块—
在山中,我们思考着当下的世界,当“所有的故事都在发生”,文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视角,去感知时间的力量、找寻自己的言说。
2.1 所有的故事都在发生:文学与影视对话
对谈嘉宾:陈宇、徐则臣、齐康、余雅琴
过去一年,影视回潮,各类影视作品声势渐起。而文学与影视两种艺术创作,在这些作品背后紧密交织,碰撞不止。
2024年,阿那亚·金山岭冬季艺术驻留计划联合中信出版,以“所有的故事都在发生”为主题,呈现文学与影视的转化过程,从创作者的视角讲述作品如何从一个想法到最终呈现给观众/读者,分享对2023年两种艺术形式的关联和互动现象的观察与思考。
时间:2024年1月13日13:30-15:30
地点:y MOUNTAIN
参与方式:阿那亚app
线上参与方式:
抖音搜索“中信书院”观看直播
2.2 山中围炉:大方×阿那亚·金山岭作家驻留特别策划
驻留作家: 索南才让× 糖匪×魏思孝
山中围炉,人们相聚在一个温暖的小天地,畅谈那些关于文学和创作的艺术创想,丰沛的思想在此涌流。
阿那亚·金山岭作家驻留计划第三期的作家:糖匪、索南才让、魏思孝,将在金山岭和驻留艺术家、及现场嘉宾围炉夜话,分享2023年关于文学、影视和艺术等不同形式创作作品的记忆,作为回顾2023年的一种方式,同时聊聊2024年的期望,以及驻留项目带给创作者的特别体验。
驻留作家
糖匪:作家,评论人,SFWA(美国科幻和奇幻作家协会)正式作家会员。
索南才让:蒙古族,1985年生于青海,青年作家,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魏思孝:1986年生于山东淄博,青年作家,作品《王能好》入围2022年度宝珀理想国文学奖TOP5决名单。
时间:2024年1月13日21:00-22:30
地点:住宅艺术家工作室
参与方式:阿那亚app
2.3 电影导赏丨影片放映及交流
驻留影评人:阿郎
在电影工业分工愈发细化的今天,电影始终被认为是导演的艺术。作为唯一一部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李安的《卧虎藏龙》有着全世界都能领略到的艺术魅力,它巧妙地选取了一系列意象或者说文化符号,在东西两套符号系统中形成了完整的意义链条,让不同背景的观众都能产生自己的解读。
《看电影》杂志主编,影评人、作家阿郎,将从故事中的人物设定、电影类型、造型美学、中国传统文化等多个维度,为我们解读这部华语电影经典。
时间:2024年1月12日 18:00-21:00
地点:住宅艺术家工作室
参与方式:阿那亚app
—“形”板块—
跟随艺术家们的步履,以物、形、视觉等多重感知,重新触达、塑造眼前之山,我们会体悟到怎样的意境与审思?
2.4 “玄武笑”艺术家分享会
驻留艺术家:胡尹萍
艺术家胡尹萍,硕士毕业于央美雕塑系,但在创作中不局限于雕塑本体的物质性,而是更多地让周遭的环境和际遇成为她作品的土壤。胡尹萍将其创作定义为介于“事情”与“作品”间的状态,意味她的艺术实践与真实生活有着深刻连结。
海报中的图片是艺术家拍摄的贵州仡佬族的“玄武”,她将其看作当代人们异化后的“温柔对视的样子”。艺术家将在分享会中与大家分享驻留期间的观察体验,以及过往的创作和思考。
时间:2024年1月14日10:00-11:30
地点:住宅艺术家工作室
参与方式:阿那亚app
2.5 侯子超个人创作分享会
驻留艺术家:侯子超
艺术家侯子超2012年毕业于英国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获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英国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获硕士学位。
艺术家的实践涉及绘画和装置等多种媒介,关注当下文化语境中人与自然间的矛盾关系,利用图像语言强调人造景观与真实自然的距离,以及徘徊于安稳花园与荒野之间的理想环境。 驻地期间,艺术家将以“山”为对象和主题展开绘画创作,并在分享会上分享驻留期间的观察、体验,以及自己丰富的绘画实践。
时间:2024年1月14日14:00-15:30
地点:住宅艺术家工作室
参与方式:阿那亚app
2.6 聂利莎个人创作分享会
驻留艺术家:聂利莎
艺术家聂利莎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曾获美国Nars艺术基金会“驻地奖”、“Florence Leif奖”和“iArt青年艺术家”三等奖。
聂利莎的创作媒介广泛,包括雕塑、视频、声音和装置。在阿那亚·金山岭驻地期间,艺术家计划进行基于自然环境和物的声音创作,并在分享会上分享驻留期间的观察、体验,以及过往的艺术实践。
时间:2024年1月20日10:30-12:00
地点:住宅艺术家工作室
参与方式:阿那亚app
2.7 “LOW-眼”工作室开放日
驻留艺术家:栾雪雁
艺术家栾雪雁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工笔人物专业和意大利国立米兰布雷拉美术学院视觉艺术专业,双硕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艺术家认为,在处处是高手的民间,只需放下身段,跟随“肉眼”即可。艺术家将目光投向了市井、城镇和乡村的生活现场,她的“小风景”系列作品(1997-)以细腻的观察和色彩持续地呈现着此类题材。驻留期间艺术家将寻访金山岭原住民搬迁后的生活日常,并依此展开创作。
时间:2024年1月20日13:00-15:00
地点:画家工作室
参与方式:阿那亚app
—美学生活板块—
当美学浸润山居生活,它呈现的不仅是我们如何在山间度日,更关于我们如何与自己的精神世界相处,如何与他人相连,如何观照天地大美。
2.8 山中幻听-花道装置丨限时现场
驻留花道家:李昢冉
图示内容为艺术家惠允内容,非本次驻留实际创作作品。
艺术家李昢冉将分享对阿那亚·金山岭在地环境进行观察、采样的过程,同时探讨在装置作品中表达出的、源于当地群山环抱的山野环境所带来的声音线索,以及艺术家对处在山中环境的情感关系的思考和理解,对山谷精神角落的尝试性挖掘和剖析。
时间:2024年1月20日10:00-11:00
地点:上院
参与方式:阿那亚app
2.9 山的心-花道装置丨限时现场
驻留花道家:关越
图示内容为艺术家惠允内容,非本次驻留实际创作作品。
人类在树林里隐藏着什么样的集体记忆?对自身本来渺小的锚定,是从走进山里的哪一刻开始的?我们是不是自己的主宰,是山抛出的问题吗?花道家用在地材料创作,从山的视角,演绎个体精神和磅礴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人和土地之间的连接。
时间:2024年1月20日14:00-15:00
地点:上院
参与方式:阿那亚app
2.10 迁徙计划冰花等待-花道装置丨限时现场
驻留花道家:蔡韵涵
图示内容为艺术家惠允内容,非本次驻留实际创作作品。
《迁徙计划》
冬天是万物收藏的季节,也是等待苏醒的季节,作品《迁徙计划》是利用阿那亚·金山岭的在地素材和气候——植物的种子、溪水、冰冷的气温以及时间一起创作的作品。
无数颗植物的种子沉睡在溪水冻成的冰中,形成一个大型植物冰块塔,随着春暖花开,冰块随着溪⽔⼀起融化,种⼦流⼊溪⽔中,随着溪⽔迁徙到森林的任何⻆落。这是⼀次随机的迁徙计划,⼀切都在因缘和合中。
《冰花》
把山中死亡的枯⽊拼接在⼀起,形成⼀个新的空间的雕塑。在夜⾥-20℃的时候,每隔5分钟,⽤冷⽔喷撒在枯⽊上,⽤⾃然的⼒量为枯⽊创造新的⽣命——冰花。这是⼀件关于死亡的作品,也表达着对死亡的抵抗。
《等待》
用冰作为花器。枝条、花朵、果实都蕴含在这寒冷的花器中,等待春的到来。
时间:2024年1月21日10:00-11:00
地点:上院
参与方式:阿那亚app
2.11 “更無”系列-花道装置丨限时现场
驻留花道家:李慕白
图示内容为艺术家惠允内容,非本次驻留实际创作作品。
花朵、枝蔓看似柔弱,生命力却强韧;钢铁、岩石坚硬,在更强大的外力面前也会不堪一击。当两者被引入一室,置于一龛,会是怎样一幅图景?当两者相缠相依,死生相据,又应以怎样的方式去观看?
时间:2024年1月21日14:00-15:00
地点:上院
参与方式:阿那亚app
*以上活动将于1月10日14:00上架阿那亚app。更多艺术家创作分享,请持续关注阿那亚app。
*具体活动内容以最终落地实况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