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士艺术季奇幻之城

来福士艺术季奇幻之城


策展人:张桂森     
艺术家:陈春木、陈欣、瑃燕、胡春甜、李瑞、秦铃森、苏永健、涂少辉、王孟飞、吴碧琳、吴大伟、吴允铁、曾健勇、张春迎、张天幕、张湘溪、张小涛+张无量
主办单位:北京来福士中心
出品人:因赛艺术
展览时间:2018年5月29日——2018年7月28日    
开幕时间:2018年5月29日下午2点
地址:北京市东直门南大街1号来福士中心B2(地铁二号线东直门站D口)


来福士艺术季:奇幻之城


来福士领导与策展团队合影


艺术家与嘉宾合影


策展人张桂森为嘉宾介绍展览

5月29日,由因赛艺术举办的“来福士艺术季:奇幻之城”在北京来福士中心B2层正式开幕,同期全新打造的体验式共享空间“趣品廊Curio Lounge”也正式揭幕。


艺术家曾健勇为嘉宾介绍作品

艺术家陈欣为来宾介绍作品

此次项目是因赛艺术为商业地产提供的艺术解决方案的又一力作。为打造集艺术展示、商场会员中心、综合体共享服务于一体的全新体验空间,延续北京来福士“范er之城”精致时尚的独特定位,因赛艺术将此项目注入了更多的艺术元素和互动性,打造融合商务配套、艺术共享、休闲社交等多场景的城市生活美学体验地。项目不只是对原有消费体验空间物理意义的延伸,而是真正实现了综合体多场景打通,服务共享的目标。创新式的空间共享,重新定义了消费者的生活与工作场景,让来福士成为智慧生活与城市美学结合的消费主场。


来福士B2去往地铁通道的灯光装置


展览现场


嘉宾体验艺术家吴碧琳的VR作品

展览前言

每一个艺术家都是想象力的“怪兽”,把这些“怪兽”们的灵感收集起来造一座城,这座城就可以是一座“奇幻之城”,城堡里的每只“怪物”都塑造着自己的奇思妙想。在“奇幻之城”里,混杂着各种不同媒介的艺术家作品,它们分布在来福士商场的各个不同角落,自得其乐。


陈春木作品此时此刻


陈春木为嘉宾介绍作品

在东直门地铁2号线通往来福士B2展厅的通道,艺术家陈春木的灯光装置作品“此时此刻”就像“启明星”照亮着过往的人们:一条长达20米的彩虹灯带从人们的头顶划过,一侧分别用中英文写着“此时此刻,我们却一直在路上……”,扶梯至B2入口处,各种有关情感、情绪的LED灯字充满着随意而感性的力量。我们的确一直在路上,并且五谷杂陈般丰富。人们来到奇幻之城,也从奇幻之城出走,我们终将一直在路上,但无论何时何地,使用和实现自己的想象力,我们将会更加幸福和自由。


曾健勇作品

艺术盒子

艺术家曾健勇将自己的创作装进盒子里,也是因赛艺术在此次展览中推出的艺术盒子系列中的一件。艺术盒子的灵感来自商场的橱窗、盒子空间特有的观看方式。在“奇幻之城”中,艺术家们为展览量身定制了各种题材的艺术盒子、灯箱,希望借此开启一种别样的观看方式。


王孟飞作品 理性的test

艺术家王孟飞也为展览带来了全新的艺术盒子。3d成型的过程,从软件开始就是充满了极致的秩序感,整个过程大都在机器或软件的控制中。王孟飞说他只是参杂其中的元素,看似主导,其实也只是屈从于整个流程体系。人本身对秩序就有着广泛的审美偏好,这个过程令他着迷。它契合了王孟飞以往的作品,对理性规则的矛盾心理。


陈欣作品Shan Shui

艺术家陈欣创作的《Shan Shui》也是个艺术盒子,这也是艺术家陈欣对传统文化的新的表现方式。盒子里的装置和特制丝巾都是陈欣的作品。丝巾由陈欣的“Shan shui”系列数字作品演绎。作为一个抽象表现的艺术家,陈欣近年从中国的美学思想里获得补给,尝试创作他个人风格下的山水风景。


张湘溪作品 炫动的七彩魔方


张湘溪装置作品 光弧

不同于以往的电视机装置改造,张湘溪在此次展览中将自己的绢本创作变成一个个色彩绚烂的大型灯箱装置,置于商场一层的公共空间:绢本在转动的魔方上变成了一个个飞快甩动的色块,大弧线的绢本灯箱墙仿佛一个灵动的五彩瀑布。

影像+装置


张小涛+张无量作品

此次展览的另一部分作品是影像及多媒材结合的装置。张小涛和他的儿子量量一起合作了一个动画项目《量量历险记》,张小涛用儿子平时的原画作为故事的概念稿和来源,花了7个月时间来完成。张小涛说他想用儿童的眼光去探索日常化生活和神奇幻想世界的重叠,通过作品来讨论我们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一种态度。

涂少辉作品
涂少辉在长年累月的不断观星中,涂少辉将这些经验融入自己的绢本创作中,甚至把观星时候经常用到的激光笔植入自己的创作,还把图钉摁到画面上,或者索性凿出一个“黑洞”,装进去一个月球影像装置。有限的作品空间中,涂少辉似乎找到了连接宇宙的力量。


张天幕作品
张天幕带来的作品是《我承认我不是雅典娜肩上的猫头鹰》。她将平时废弃瓦楞纸箱拆解改造,在其上绘画涂抹。张天幕的作品向来具有美感,精致而细腻,也充满了更多的懵懂元素和梦幻色彩。在此次尝试中,她将现成品纸箱“废物回收利用”,虽然放弃了精致的外表,但却获得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童真而有趣。


苏永健作品
苏永健则带来全新装置作品“鼠”。作品灵感源于约翰·斯坦贝克的小说《人鼠之间》,以鼠喻人,当鼠在跑轮中苦苦劳作无数轮回,最终导向的反馈亦只有蜻蜓点水,图景式的呈现方式又有某种对当下工业化社会的反讽意味在里面。当鼠容器中的老鼠奔跑跑轮时,会带动上方年轮状的四层圆环依次转动,第一层转一周时第二层转一点,以此类推,第四层转一周时牵扯圆环下方的不锈钢球微微弹动,在水面上形成波纹。


胡春甜作品
胡春甜的作品“Hu's Body Lab”,将义肢定义为伤残者与外界的情感交互界面,触碰引起的情感波动会以纹路的形式反馈在假肢上,由他人的介入来帮助患者重建自尊,并形成新的身体美学。作品着眼于伤残者的生存处境以及未来发展,关注的是假肢的人文关怀。伤残者的状态与蚕的蛹期近似,希望这个手臂像蚕茧一样温和柔软但是有力量,可以保护、鼓励他们度过这段艰难脆弱的时期,然后迎来新天新地。


秦铃森作品
秦铃森在展览中他带来了个人项目的延伸“ARRIVAL™”,主体装置映射理论物理以及人类探索宇宙的艰辛和宇航员牺牲的事件,投射的实验影像作品是军事热感应宇宙星系图谱,以宏观宇宙图谱附载到奔跑中被定格的“后人类”或是复制人的头顶。降落伞坠落下来,伞绳交织在墙壁和绘画作品和装置之间。在此空间正是秦铃森考察实验事件、超现实的场域,他在空间内植入了大量非线性的线索,形成了一个奇异的景观。

展览现场
吴碧琳的VR作品“颅内动物园”是一个人类意识遭到人工智能囚禁的未来动物园。作品分为眼镜中的影像和现场装置两个部分。观众带上眼镜躺在胶囊之中时,会依次进入6个同一主题不同风格的空间,当空间发生切换时,上一个空间会变成下一个空间中漂浮在半空的胶囊,彼此成为一个无限循环的牢笼。
雕塑+绘画


吴大伟作品
展览中的雕塑作品来自吴大伟。在当代艺术语境中,雕塑本身的表达范围及再定义一直是吴大伟所思考的问题。他注重雕塑语言本身,在艺术实践中保持着个体的自觉性,善于对知觉材料重组和再创造,他的作品时常对存在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在吴大伟的作品中,想象与现实的互动,仿佛在表明现实世界不过是思维的产物。


瑃燕作品
分布于展厅各个房间的架上作品来自李瑞、瑃燕、张春迎和吴允铁。把诗画进心里,带着画写诗,灵魂不被束缚,思想被无限放空,灵感源于自然最终回归自然,艺术家李瑞便是如此,他说绘画的过程本身就在享受浪漫和美好。瑃燕亦是如此,带来的是水彩作品,对于她来讲,除了宗教,绘画才是能够自我治愈的唯一良药。


张春迎作品
张春迎的双层绢本绘画通常是时空交错的感觉,她说如果可以做得到的话,绘画应该是自己会生长的状态:当你画完一根竹子的时候,毛笔会告诉你旁边会是一颗石头还是一只鸟,亦或一座塔?或许塔亦非塔,花亦非花。浮生只若一梦。


吴允铁作品

吴允铁尝试着去掉以往作品中的“肌理”,把所熟悉擅长的都去掉,想知道别样的创作在自己这里可以是什么形状和面貌?于是少女和植物成为主题,当然还有走兽,但这些似乎也都不重要,就像不晓得那些女孩为什么要在那儿,叶子是不是应该长那样……他只是仍然期待更多未知的因素能介入进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