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热点探秘视频测试之旅

  • 艺术教育
  • 2024年12月02日
  • 编者按:“我们要时时想到我们的文化正在消失,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中国民间文艺家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它在薪火传承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参差不齐,有的逐渐凋零,技艺濒临失传;有的欣欣向荣,传承人的徒弟也成了大师。为重拾传统文脉,人民网特别推出《指尖上的国粹》系列报道

艺术热点探秘视频测试之旅

编者按:“我们要时时想到我们的文化正在消失,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中国民间文艺家主席、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6月14日是我国第九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它在薪火传承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参差不齐,有的逐渐凋零,技艺濒临失传;有的欣欣向荣,传承人的徒弟也成了大师。为重拾传统文脉,人民网特别推出《指尖上的国粹》系列报道,为您讲述“非遗人”的传承故事……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现年87岁的风筝大师费保龄一边念着白居易的长恨歌,一边用笔尖细细描绘比翼双飞沙燕。费保龄笔下的沙燕灵动可爱,栩栩如生,完美再现了曹雪芹风筝口诀中的华美姿态。“‘展眉喜兴发,顾眄神彩奕。喁喁多深情,绵绵无尽意。’如果你不了解这些故事,没有掌握口诀里的神与魂,就没法画。”费保龄如是说。

北京的风筝种类很多,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燕子为题制作的扎燕风筝,这些风筝源于一代文豪曹雪芹。在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当北京城里的人们习惯于聚集在广场放风筝的时候,大师费保龄就已经开始研究并复制《南鹞北鸢考工志》中的扎燕风筝。他通过不断研究和实践,不仅将曹氏风筝原汁原味地重新塑造,还成功将其融入到了现代社会,使其成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70年代初,一些外国团体来到中国,他们想买中国特色的手工艺术品留作纪念。但当时,并没有地方可以购买这样的作品。这促使周恩来总理提出搞一个全国工艺美术展览,把全国各地的手工艺美术品都组织起来。在1972年的第二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由于费保龄的大力推荐,他带来的扎燕风筝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并且成为了展览中的亮点之一。

1980年,为更专注于制作和保护这份珍贵的手工业技术,比起从事银行工作,更让他感到满足的是在低矮平房中度过每一天,将心血投入到恢复古老技艺中去。他从未有过卖掉自己的作品,只是为了让更多人见证这份历史与智慧。而对于那些对这一古老技艺感兴趣的人,他总是乐意分享自己的知识,以确保这一宝贵瑰宝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

2008年,以费保龄为代表的北京扎燕风筝被列入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最终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这一重要部分中国民族精神得到了更加正式的地位保护,让未来几代人也有机会看到、学习和继承这些珍贵的手工业技能。此外,这也是对所有努力付出的认可,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这个时代对于记忆与创新之间共存所给予的情怀关怀。

此次视频测试之旅,我们将带领大家走进那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那里住着一个传奇般的大师——费保龄先生。他不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大师,更是一个守护者,他用生命守护着那份属于我们祖先留下的古老技巧,让它们活下来,与新时代交相辉映。在这个节目中,我们将记录下他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如何用自己的一生,用心把这份悠久历史转化成今天我们眼前的景象,同时也希望能够激发公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为其提供必要支持,让它继续绽放下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