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爷都忍不住痴迷的非凡艺术品那块璀璨夺目的斯坦玉其独特之处何其令人着迷也

乾隆爷都忍不住痴迷的非凡艺术品那块璀璨夺目的斯坦玉其独特之处何其令人着迷也

在200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精美的痕都斯坦御题诗白玉洗,以高达924.64万元的价格成交。两年后,清乾隆时期的痕都斯坦白玉壶和白玉镶金嵌宝洗,在北京匡时和长风拍卖公司的秋季拍卖中分别以151.9万元和148万元的天价成交。这不仅展示了痕都斯坦玉器在艺术价值上的无价珍贵,也凸显了它作为收藏品的地位。

痕都斯坦玉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它们曾经是中国皇室极为珍视的艺术品。清代尤其是乾隆年间,中国玉雕业达到了顶峰,而当时最受欢迎的是这些来自异域的璀璨夺目的宝石——痕都斯坦玉器。

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們:何为“痕都斯坦”?据记载,清朝乾隆年间,大内宫廷及私人收藏中,就存有大量这样的奇特而罕见之物。然而,我们至今仍未能找到准确的地理位置来定义这个名字。在《天竺五印度考讹》一文中,乾隆亲自撰写,这个名字被定名为“痒都不”,源于今日北印度与巴基斯坦一带进贡的大量玉器。

由于这类异域风情及高超工艺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它们成为皇室喜爱的一种特殊类型。而且据说,这也与宠妃香妃有关。她原是回部 princess,被封为公主,是一个具有西域气质的人物,她对这种外来风格很感兴趣,因此这些奇特之物成了她心仪之选,并被收入宫廷。

在乾隆800多首赏玉诗文中,有65首专门赞颂这类奇特而非凡的艺术品。他赞道:“西昆率产玉良将出痊,都”,“薄过刻片楮轻喻举毛鸿”,表明他对于这种独树一帜、技艺卓绝的作品怀有无限欣赏。而从1768到1817近五十年的时间里,每次春秋大祭礼都会向朝廷进贡数百件这样珍贵而罕见的情形发生。

尽管如此,由于每次运送回来都是新疆地方所生产的一些普通青白色或黑色的硬质大理石,但由于其独特性以及流畅的手法,以及人们对于一种外来的东西总有一份好奇的心态,所以它迅速地赢得了人们的心头位置。甚至为了满足皇帝对此类宝石需求,他们还设立了一些仿制作坊,如苏州等地,以复原西方贵族生活的情境,同时也体现出了他们对于当地自然景观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理解与尊重。

不过,由于制作过程耗费巨大的资源,而且易损坏,最终导致这一活动被停止。但即使如此,“如琢如磨”、“细腻透明”的技艺依然留给我们丰富的话题空间。实际上,这些作品并没有采用传统中的阴线浮雕,而是通过细腻的手法加以装饰,从而展现出华丽又独具匠心的手法。此外,还常常用金银丝或其他材料进行装饰,让整个作品看起来更加光彩夺目、生机勃勃,与传统中的简单装饰形成鲜明对比。

因此,不论是在造型还是纹饰方面,所有这些创造力均代表着一种新的审美标准,它们融合了伊斯兰世界、印度、中国等众多文化元素,将各国艺术特色巧妙结合,使得这一时代成为历史上最为辉煌灿烂的一个时期之一。在那之后,无论是在建筑设计还是日用品制造领域,此类元素逐渐渗透入我们的生活,并且影响着我们的审美观念,即便今天,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它们在现代设计中的身影。这正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故事,其中包含着人类智慧和创意力的永恒光芒。(来源:佛珠手串赏玩公众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