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爷都忍不住痴迷的竟是那神秘而璀璨的斯坦玉艺术品它们在金融化的大潮中如同传说中的宝藏每一块都是独一
在200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精美的痕都斯坦御题诗白玉洗,以高达924.64万元的天价成交。仅一年之后,2009年的秋季拍卖中,又有两件清乾隆时期的痕都斯坦艺术品分别以151.9万元和148万元的价格被买家竞购。此刻,让我们踏上一段穿越历史尘封之旅,探寻那些曾经与皇帝共享荣耀、如今却被世人遗忘的珍贵物品——痕都斯坦玉器。
痕都斯坦玉器,在中国玉器史上的地位无疑是卓越非凡。在中国悠久的玉文化发展历程中,清代可谓是璀璨夺目的黄金时代。尤其是在乾隆年间,这位爱玉成癖的皇帝不仅大力提倡并收藏旧藏,还积极创作新品种,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中国玉雕史上的巅峰。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痕都斯坦这名字听起来仍然陌生,就连它流入中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也未能唤起人们对这特殊艺术品足够多的情感共鸣。据记载,在乾隆年间,大内和私人收藏中就存有众多此类珍贵作品。但令人奇怪的是,我们至今尚无法准确确定这些“痕都斯坦”所来自的地理位置。这一切,都源于一个传说:据说乾隆亲自撰文《天竺五印度考谹》,将今日北印度与巴基斯坦一带进贡的大量宝石定名为“痊士汗”,而他自己则亲自命名为“痊士汗”。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异域风情中的艺术品深受乾隆皇帝喜爱?有人认为,这与他的宠妃香妃有关。当时,由于战争获得了辉煌胜利,从和田、叶尔羌等地所进贡的大量宝石,便源源不断地进入宫廷。为了讨得香妃的心意,并使她安心留在宫中,不恋故土,他不惜花费大量财力,在宫中复原西域贵族生活的情景,而这些美丽而独特的物品自然成为居室陈设的一部分。
进入宫廷后,这些外域风格颇具特色的人物便迅速赢得了乾隆皇帝的心,让他对这种不同于传统风格的小巧玲珑之物情有独钟。他赞道:“西昆率产玉良将出痊士汗。” 这些作品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它们既透明又薄,如同纸张般轻盈,同时又展现出超凡脱俗的手工艺技巧,被誉为“非中土玉工所能仿佛也。”
从1768到1817近五十年里,有800件左右这样的奇迹般存在着朝廷,但由于每年的春秋两季运送4000余公斤上等和田玉料,并在内务府及苏州设立专门仿制此类艺术品作坊,“西番作”的制作活动最终因耗费大量资源且易毁损而停滞下来。不过,其影响已经深深烙印在我们的文化遗产上了。
正如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描述:“今琢玉之巧,以病牛山为第一。” 虽然我们现在看来,它们或许只是简单但又优雅的一块块白色或青白色的材料,但当它们被雕琢后,那种神秘莫测、细腻纹饰却能够触动人的心弦,让人沉醉其中。而它那独特且精致的手法,即使是在今天,也依然让许多人惊叹不已,因为它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一种跨越时间空间沟通的人文关怀与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