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机器昨天今天周向林个展探索艺术教育在社会中的价值
《红色机器·昨天今天》展览:探索艺术教育在社会中的价值
艺术家:周向林
策展人:杜曦云
主办单位:桥艺术空间
开幕时间:2023年03月04日 下午3:00
展览时间:2023年03月04日-2023年03月27日
展览地点: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D09-1
媒体支持:
艺术中国/凤凰新闻/在艺/Hi 艺术/艺厘米
心理投射物理:
周向林画中的机器
文/杜曦云
柏拉图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理念世界,前者为“可见世界”,后者为“可知世界”。可见世界里,外科大夫无论做多少例开颅手术,都看不到“思想”。但另一方面,万事万物都有其特征、属性、秩序等,尤其是形形色色的人造物,方方面面体现着制造者们的“理念”,更容易被他人发现和理解。
视觉艺术家的职业使然,周向林更偏重事物的“视觉”方面,从“艺术”的角度感受和想象其中之“理念”,用视觉方式表达出来。于是,他的作品乍看是科学气质的,细看是艺术气质的;乍看是在表达物理,细看是在表达心理;乍看是侧重于实用层面,细看是侧重于象征层面。冷静的思辨和炽热的情绪,在照相写实般的手法中融合,为观众提供了深刻思考与情感共鸣。
▲《红色机器·昨天今天》No.1 Red Machine·Yesterday Today No.1 综合材料 Mixed media 85x120cm 2022年 越逼真的绘画,更显幻术一般:“亦真亦幻、忽真忽幻。”手艺娴熟却不动声色的周向林,如同冷面魔术师般,在二维平面上调动物料、施展手段,把握尺度,将观者引入他的视觉力场中。
艺术人的终身之业,是在形式与内容之间纠缠,不断探讨孰先孰后、孰为本体……但从观看习惯来回想,我们往往首先被形式吸引,然后才可能反复品味被形式化的内容。越了解历史与现代文明的人,或许会对周向林作品所牵动的心灵史料有所感悟。但作为一名现代主义后的视觉作家,他创作这些作品,并激发观者的共鸣,最根本的是他自己的独特能量与生命体验。
▲《红色机器·昨天今天》No.8 Red Machine·Yesterday Today No.8 综合材料 Mixed media 85x120cm 2022年 在精致地描绘东方红拖拉机时,他剥离了背景,让模型化了对象保留着历经沧桑变迁的一切痕迹,为我们穿梭于过去与现在之间。在解放CA10至上海SH760这样功能性强大的汽车身上,它们曾赋予文化价值。在画布上放大缩小倍率,用照相写实技法再现时,这三维原车、二维图像间透出丰富意味,让观者触发个人生活经历及知识储备。何况,这些模型光斑密集散发出梦幻气息,使得物理意义超越到更加深长的心理层次。
人乃文化动物,其文化环境中的物远非仅仅物本身,而是一种或多或少带有文化意蕴。当特定社会语境下通过隐喻联想将某个物品连接到人们追求丰富意义时,那么这个过程既充满意愿,也推广整个文化共同体价值体系。而当个体置身于此情境中,对单个物品价值赋予通常不知不觉,以为属于文化范畴内的价值自然属性,但直至对比发生时恍然自知。
▲《基因工程•Ⅱ》 Genetic Engineering·Ⅱ 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180x410cm 2019年 周向林以天生禀赋、人生经历及知识结构而倾向于分析诸多机械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他以《红色机器》、《模型》、《基因工程》的系列作品聚焦各种机械。这类机械虽然初如客观中立普适通用,却始终贯彻着人类欲望,因此它既实用功能又美学趣味且含有人赋予值。他的严谨细致绘制,有时候如同机械制图散发冷峻科学气息,但打动人的则是美学魅力——美学化的情愫和概念。
这种奇妙效果源自他对各要素微妙处理。在他的处理下,一切变得调换,无情转成有情,无目的转成目的,即便科学功能也转为了美学功能。这在科学眼光下是不合理,但在审美眼光下则合乎情理,是心理投射后产生的一个美学效应。这就像基因工程系列一样明显地表现出这样的变化过程。
今日我们已站在2030年代,看似老旧的事仍旧存在,而对于新事,我们又如何定义?Andy Warhol提醒我们:“你不知道那是什么。你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它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成为新的,因为只有到了那个时候,它才显得新鲜。“安迪沃霍尔哲学”激励青春活力的生命去期待全新的未知。而圣经传道书提醒我们:“已有的必再有;已行的事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哪怕我们的时代已经流传千百年的古老话语,也告诫我们心灵与世道从未改变过。在这漫长岁月走过之后,我们总能找到变易与恒久不变之间微妙差异。而当我们拥有更多经验后,再次欣赏周围的事物,就会发现不同的反应。此处非简单欣赏,而是一种深刻理解,因而每个人对于一幅张子的感受都是开放性的自由选择。
2023年2月16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