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装裱艺术化的追求与物品艺术教育理论相结合

  • 艺术教育
  • 2024年12月30日
  • 李振明每当有客人步入他的画廊,欣赏他精心装裱的字画,他总会先讲述装裱的历史和工艺。对于他来说,装裱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一门承载着千年传统的艺术。在他的看来,每位将字画带至画廊的人都对那幅字画怀有一份深情,“没有特别意义的人不会那么郑重其事地让你去裱。” 无论是名家作品还是业余人的涂鸦,只要是他所处理过的,他都会双手捏着字画两边,在桌面上轻缓展开,然后根据字画特点,为顾客详细解释如何装裱

将装裱艺术化的追求与物品艺术教育理论相结合

李振明每当有客人步入他的画廊,欣赏他精心装裱的字画,他总会先讲述装裱的历史和工艺。对于他来说,装裱不仅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一门承载着千年传统的艺术。在他的看来,每位将字画带至画廊的人都对那幅字画怀有一份深情,“没有特别意义的人不会那么郑重其事地让你去裱。”

无论是名家作品还是业余人的涂鸦,只要是他所处理过的,他都会双手捏着字画两边,在桌面上轻缓展开,然后根据字画特点,为顾客详细解释如何装裱,以及最终效果。他认为现在机器快速打造一件作品,如同产品加工,而传统的手工装裱虽然耗时7天,但能赋予一幅作品独有的感觉和人情味。

李振明记得,有一次,一位女顾客在收拾旧物时意外发现了10年前由他为她装饰的一张照片,她回忆起许多往事,感到非常温馨。她还带来了几张以前的照片希望能重新包装保存。这种手工方式可以保持较长时间,使人们回味,也无法更换。而现在从事手工作坊的人越来越少,只剩下2家店铺继续这门古老技艺。

自1987年开始学艺到今,李振明已经在这行里工作21年,从山东回到石家庄。他坚信随着经验增加,对这一行就越发觉得它深奥:“一般的字画还看不出来,但你要真想把一幅名家的字画给好好地裱起来,你自己没点书法艺术底子也难。”一个好的书法作品首先需要了解其色彩、明暗以及特点,与作者交流后才能更好地展示出其艺术价值。

李振明与那些朋友一起品评刚完成的图像,这种过程令他们兴奋并互相学习。这份热爱使他购买了许多关于书法艺术相关书籍,以此不断学习和进步。每次与作者交流,看待完美 装饰后的图像,是一种极具乐趣的事。

对旧图像进行重新包裝是一个耗时且艰巨任务。“如果破损严重的话,你就要站上十几个小时,一点一点修补、包裝,让整个人几乎感受不到疲劳。”这样的细心研究让李振明结识了一些著名大师,如国家一级美术师梁岩,他们之间通过共同完成一些项目建立了友谊。

接触更多名作后,李振明也学会了鉴别它们:“今年4月份,还有一个客人拿着新买到的‘西安’淘来的想要我帮忙包裝。”但当看到那只是一张机器打印出来的仿制品时,他劝阻对方,不宜进行“这样做挂在家里,让懂行的人看见了会笑话”。

“古迹重复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这是对恢复遗失或损坏图像的一种比喻——即使很费力气,如果成功,它们似乎又生又活;失败则加速它们消逝。李振明以自己的专业技能确保这些珍贵文物得到妥善保护,并且能够再次欣赏到原貌。

2005年的夏教授拓片事件一直留给他难忘印象。那是岳飞写诸葛亮出师表拓片,由于碑体已损坏,那拓片成了唯一真迹之一。当时其中47张拓片中多数已经严重损坏,最糟糕的是碎成20多块。他花8个月时间全力以赴,将这些破烂残缺中的遗存拼凑成完整的一卷长36米长卷轴展开,那种满足感无以言表。夏教授见到之后激动万分,说:“您真是把中国文化保存下来啊!”

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奋斗,生意终于开始向好,现在常有六七十岁老人光临寻求帮助或咨询。这让李振明感到高兴,因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文化品味追求增强,这样需求增加,对他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在经历过困顿之后,现在有两个徒弟跟随学习四年的时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让这个千年历史上的技术持续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