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艺术拍卖绘画艺术家的精彩游戏

深圳艺术拍卖绘画艺术家的精彩游戏

展览: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时间 —— 2018年11月9日至2019年2月24日 —— 外滩美术馆

《睡眠时间》是比利时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的超小幅油画系列,共计111幅,每幅约为11X15厘米。这些作品在其中国首次大型个人展览《消耗》中虽然不为人所知,却对艺术家职业生涯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系列绘画以砖红色底调和青绿色背景,反复描绘成年人与儿童的游戏场景,以及超现实主义元素,如手工铅笔痕迹、拼贴图像等。自1996年开始创作,埃利斯不断地在每幅作品上添加新的内容,每一次完成都增添了一个时间层面,这是一组梦境记录,就像小巧的连环画,但我们无法读懂完整故事。

它们似乎没有深远含义,但又仿佛是艺术家表演行为的记录,比如孩子们洒颜料(《泄露》)、拖着绳子玩耍(《收藏家》)或围绕椅子嬉戏(《儿童游戏》)。有些非常明显,有些则让人产生联想,这批作品因此成为一系列事件解析档案。

此外,《环行绘画系列》(1997)和《内蒙古系列》(2017)也展示了埃利斯对于不同文化环境的观察和记载。他用绘画作为一种游记,将浮光掠影转化为旅行纪念。

尽管埃利斯的一些项目未能成功,如早期的“桥梁”和“不要在到达河流之前过桥”,但他却通过大量的手稿和视频将这些构思呈现给公众。他探讨的是跨越国界自由的问题,用人类形象来表现这一主题——有时候一只脚踏海洋,有时候另一只脚踏陆地,他思考的是经济全球化后的人们是否还有跨越国界的权力。

他的作品往往带有社会参与性质,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要他人的协助,而他自己则扮演着催化剂、中介者和协助者的角色。在实现“龙卷风”项目期间,艺术家制作了大量笔记,并有草图及油画创作。而相比于疯狂行为录像片中的暴力交替静态,更清晰地反映了他的思想状态,是冲进龙卷风前后的思考过程,对于这样一个疯狂计划,它帮助我们了解背后理性的驱动以及社会背景等信息。

最终,在2010-2014年的阿富汗项目之后,埃利斯创作了一系列关于写实场景上的彩条覆盖工作,让信息变得模糊,就像是打码一样,说“我不了解,我也不能如眼前所见般呈现”。这种无法确定的情感状态体现在他的许多作品中,是一种沮丧感,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视觉呈现,而是一个综合表达方式,因为参与度高而可表达性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