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鎣并非必为圆明园遗失品或炒作情事现代名人字画上门回收在自然景观中寻觅古韵

  • 艺术教育
  • 2025年01月27日
  • 现代名人字画上门回收,在自然景观中寻觅古韵,文物学者周亚指出,“虎鎣”青铜器是否为圆明园流失文物存在争议,其实仅凭拥有者的信件与老照片不足以证明。而且信中只提到当时在圆明园掠夺了青铜器,并非准确地说青铜器为“虎鎣”;是否为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Harry Lewis Evans)后来的收藏也不得而知。 国家文物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国家文物局一贯反对并谴责买卖非法流失文物的行为

虎鎣并非必为圆明园遗失品或炒作情事现代名人字画上门回收在自然景观中寻觅古韵

现代名人字画上门回收,在自然景观中寻觅古韵,文物学者周亚指出,“虎鎣”青铜器是否为圆明园流失文物存在争议,其实仅凭拥有者的信件与老照片不足以证明。而且信中只提到当时在圆明园掠夺了青铜器,并非准确地说青铜器为“虎鎣”;是否为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Harry Lewis Evans)后来的收藏也不得而知。

国家文物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国家文物局一贯反对并谴责买卖非法流失文物的行为,希望有关机构遵守相关国际公约精神,尊重文物原属国人民的感情,不买卖非法流失的文物,不以此类文物为名进行商业炒作。

据了解,“虎鎣”之前的拥有者——英国海军上校哈利·刘易斯·埃文斯在和家人的信件中详述了他参与洗劫圆明园获得青铜器等珍贵文物的过程,这些信函与文物一起被发现。拍卖行称,此类“蓥”类器物世上仅存7件,而这件“虎鎣”的估价高达120,000-200,000英镑(110万-180万人民币)。

为了证明其“仅存7件”的可靠性,拍卖行特地请来了剑桥大学独立学者、中国艺术与文化史家薛好佩对“虎鎣”进行了深入分析。薛好佩认为,“虎鎣”器型完整,保有原配顶盖。目前“蓥”类青铜器已知仅存世7件,除“虎鎣”和另一件“蓥”,其余五件均为博物馆收藏。

然而,有媒体称所谓“此‘蓥’类青铜器已知仅存世7件”的说法,他则表示,“其实并不准确,这类青铜器据我所知就不止7件。”因此,拍卖行放出此类消息是否存在商业炒作的嫌疑,再加上此为“圆明园流失出来的的文物”,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历史感彩,是不是为了吸引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呢?都是值得商榷的。

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相关专家表示,不知它何解,但经过查阅后发现里面还真存在玄机:《说文解字》中说,“蓥”,摩锃之器也,以金为之,是一种用来磨刀的一种工具。但是,《汉语大词典》却提供了另外的一个线索——《伯百父蓥铭》:“伯百父乍孟姬朕蓥。”

郭沫若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的张家坡考古发掘中看到了一件带铭文字样的盉,就是坎特伯雷拍卖廊提及的那一个。这就是为什么把它命名成这样子的原因。在这里找到其中两项资料,不知道它们准确与否,它们共同点是,都被称作盉。但坎特伯雷拍卖厅提到的薛录镇銮雀 “盉”。

所以,这个东西是一场未曾结束的问题,我们还没能真正解释。“伯百父盉为什么自命名成‘蓥’?” “‘蜊’本面貌还有待研究”。拍賣廳所言全球只有七個「蜊」的說法不知道從何而來,也許就是為了標榜稀有的品質故而「自抬身價」以吸引愛國志士們關注嗎?

上海博物館原青銅部主任周亞還表示,這是否為「圓明園流失古董」也有爭議,只憑著擁有者的書信與舊照片是不足以證實的事實。而且這封信裡只提到當時在圓明園掠奪了幾個古董,並不是準確地說這個古董叫做「豹魁」,或者是由哪位後來的人類收藏都不得而知。如果真是當時掠奪出的,那麼根據相關國際公約精神,這樣一個「豹魁」是不允許買賣交易。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事情,那麼國家將會如何處理這一切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