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来自四川美院附中78级背后的故事与经历如何红人艺术网揭秘庞茂琨等人的传奇
川上同行——四川美院八人展(上海巡展)在刘海粟美术馆开幕,回顾78级学生的故事与艺术经历
12月7日,历史性的时刻到来,“川上同行——四川美院八人展”(上海巡展)在重庆黄桷坪的四川美院校园内刘海粟美术馆隆重开幕。这次特别的展览,以四川美术学院附中78级为主题,不仅展示了庞茂琨、张杰、冯斌、翁凯旋、罗发辉、刘宇和杨述这八位艺术家的近期作品,还有他们学生时代珍贵文献共百余件,为观众揭开了他们传奇般的人生旅程。
1981年,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在当年的中国改革开放浪潮中成长,他们是首批考入四川美院附中的学生。这些年轻人的故事不仅是关于学业成就,更是关于个性发展和艺术追求的见证。在那个时代,他们接受的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这种教育鼓励创作自由和探索自我,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策划此次展览的人认为,这些毕业于78级的艺术家们虽然受过系统化的教育,但他们各自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从油画到水彩,从传统文化到现代生活,他们把握着时代脉搏,用自己的方式去描绘这个世界。
除了精选的个人作品,此次展览还包括了18件同学们报考四川美术学院时提交的一些早期作品,这些原始资料对于研究西南地区艺术群体以及探讨中国现代油画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它们也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年代,感受当时人们对社会现象认知的一种真实反映。
“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欣赏这些优秀人才所呈现出来的情感,也要思考如何将这种个性化教育推广至更多的地方。”策划者殷双喜表示,“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孩子都能成为自己。”
如今,当我们再次聚焦于庞茂琨等8位艺术家的今天,我想知道,在这个不断变化的地球上,他们又是在哪里寻找灵感?他们是否仍然保持着那份初心?或许答案已经藏匿在那些被时间沉淀下来的线条之中,或许需要我们亲眼去看待才能完全理解。
正如高名潞曾评价:“81级新一代没有受过群体训练,他们直接面向开放引进缤纷多彩,对十年的背叛是理性的。而新一代没有那么多纵顾,只横渗入,有如第二热力定律中的熵。”这一代人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他们的问题也更加复杂,更需要深度思考,而他们试图同步思考与世界,同时怀疑自己,是这样一个迷茫但又充满希望的小时代。
而对于未来的走向,每个人似乎都带着期待。一方面,我们看到庞茂琨以写实语言为基础发展出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另一方面,张杰则以山城重庆为切入点,将环境生态融入现代绘画;而冯斌则尝试将油画色彩与表现方法融合于中国画之中。每个人的风格,都像是对未来的一个回答,而未来,却依旧是一个谜题,需要不断探索才可解答。
“这个展览不是大师展”,策划者殷双喜说,“每个人都在探索中。如果能真诚地表达社会、表达自我、探索艺术语言,我觉得这一生就可以无愧。但不是每个艺术家都能在艺术史上留名。”
最后,他提醒:“现在我们的价值观不同于西方,但如果不能深刻理解并结合当前情况,那么我们的文化方案就会显得不足。”他相信,在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后,我们会发现更多可能性,并为全球文化困境提供独特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