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继鸿让艺术品交易平台变得美到无限可能

  • 艺术教育
  • 2025年01月27日
  • 毛继鸿:一套审美体系下的无限可能 在成都方所的空白空间里,毛继鸿与艺术家汪建伟勾勒着未来600平米空间的想象。尽管这里目前还是未经装修的水泥立柱,但他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期待,就像2011年开设第一家方所和2016年成立艺术基金会一样,他总是以直觉来探索新境界。 毛继鸦对艺术的热爱源自童年的绘画习惯及大学时期关注新兴艺术潮流。他说:“从没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 22年前

毛继鸿让艺术品交易平台变得美到无限可能

毛继鸿:一套审美体系下的无限可能

在成都方所的空白空间里,毛继鸿与艺术家汪建伟勾勒着未来600平米空间的想象。尽管这里目前还是未经装修的水泥立柱,但他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期待,就像2011年开设第一家方所和2016年成立艺术基金会一样,他总是以直觉来探索新境界。

毛继鸦对艺术的热爱源自童年的绘画习惯及大学时期关注新兴艺术潮流。他说:“从没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 22年前,他联合创立了中国最早成功设计师品牌之一例外服饰;2011年,在实体书店纷纷倒闭之际,他在广州开设第一家方所书店,并扩展至成都、重庆、青岛等地。方所不仅见证了他的文化投入,也指引他深入艺术领域。

2012年,好友克巴克成为法国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蓬皮杜之友”协会主席,毛继鸿因其在方所取得成绩,被推荐为“蓬皮杜之友”。在蓬皮杜中心组织下,毛继鸿更深度介入全球当代艺术,与“蓬皮杜之友”收藏家交流,从学术委员会了解每年的收藏以及他们的观点。这种经历激发了他重新梳理中国与世界当代艺术关系的一个想法,因此有了基金会的设想。

最初,毛继鸿犹豫是否以个人名字命名基金会,但专家的劝说让他改变看法,以自己名字命名代表了一份承诺。“其实在西方,个人基金会是更重要的,因为这意味着用个人声誉乃至所有东西为之背书。” 与国内私人美术馆不同,毛继鸦艺基金不做收藏,只做研究。“我不希望我的基金会是为了收藏而作,我不把拥有一件艺术品或是等它升值进行投资当做目的。”

成立后,与蓬皮杜中心签署三年战略合作协议,并支持凯瑟琳·魏尔领导的大型项目“全球都市”。两年后的11月,“全球都市”国际双年展来到成都,其中一系列讲座作为发生地之一被安排于11月3日举行。在这个位于繁华地段书店内,一边展示着毛継鴻服飾品牌例外YMOYNOT,一边有由藝術講座正在進行中。这一切汇聚一处,如同从生活方式到价值方式再到审美方式的一套体系下进行多元业态发展。

Q: 为什么想要开拓新的空间?

A: 我已经做五年的现在,我想要再长出一个新的东西出来。那原有的空间里面,你还能讲什么?你可以讲生态、互动的事情,这已经很好了,但是对于我来说,我觉得可以挑战。我喜欢挑战,所以希望我们变成一个公共文化空间。(承担)运营跟策划机构角色,它不仅是书店,不仅是办讲座,也不仅是时尚,它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东西,是MIXMIND整合。当我们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定要去挑战自己,更改自己的系统,更改原来固有的逻辑。但你又要清楚到底哪个东西是最可行的,你要保持下来;哪个东西是不需要提升,再去挑战它。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

Q: 对新空间有什么设想?

A: 我其实很open,我希望更多的人一起参与这个事情,但是大家要价值观一致,要尊重创作、知识、挑战的事物。价值标准不同情况下工作就很痛苦。中国现在需要一些追求相同事物的人一起参与。我想提高素质,不只是民众需要提高,还包括机构本身也需要提高。

Q: 为什么想要发展出这样多元化业态?

A: 我们公司一开始就叫MIXMIND,这就是一个重新造词,本身意味着一种整合——智慧、想法20多年下来,这个东西也一直没有丢掉,有更多智者一起工作、一起创作才有基础。

Q: 你个人偏好怎样的作品?

A: 还是我还是喜欢一些传统审美要素触动性大的那种。如果形式内容跟观念有一种特别有机结合,那样就会触动我。如果只有形式,没有观念,那么这样的作品比较空洞。如果只有逻辑跟观念,没有形式,那样也不能产生兴趣或者美感。你必须同时拥有两个部分才能吸引人,让人们理解你的意图和情感,同时享受视觉上的快乐和精神上的满足感。这才是一次真正完整的情感交流过程。而且这是通过不同的行业,我们利用这些行业之间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一个平台,使得整个社会更加丰富多彩,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也是我们的目标之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