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船重现儿艺舞台老舍之子揭秘创作背后故事艺术教育的内涵深度探究

宝船重现儿艺舞台老舍之子揭秘创作背后故事艺术教育的内涵深度探究

在20世纪中国现当代作家中,老舍无疑是涉猎文体最为丰富的一位。除小说以外,他还曾创作过戏剧、散文、杂文、诗歌等不同类型的作品。仅戏剧一项,又有话剧、京剧、曲艺、儿童剧等。在这多彩纷呈的文学世界里,老舍唯一一部原创儿童剧《宝船》,将在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再次上演。本次表演将作为今年第四届中国儿童戏剧节的开幕秀,并且时隔28年再度登上中国儿艺舞台。这部经典之作首次亮相是在1962年,而1986年的重排也让它得以与新时代观众见面。此刻,本周五晚,新京报特别邀请20名观众亲眼见证这份文化传承。

《宝船》的故事起源于1961年春节期间,当时老舍接到来自中国儿艺的委约,只用半个月时间便完成了这部作品。随后,它在1963年首次亮相并迅速成为国人喜爱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老舍研究学者关纪新认为,《宝船》是一种“轻型作品”,其独特性不仅在于主题,而且更深层地体现了作者对民族价值守望的一生追求。他解释说:“老舍先生用孩子们的视角写下他们生活中的善恶真假美丑,这不仅有趣,更能启迪现在的小朋友建立纯真的价值观。”关纪新透露,尽管老舍自己也有着悲苦的童年,但他对孩子们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和动情之心。

此次重排版《宝船》,导演钟浩带领主创团队进行了一场全面升级。而对于如何保持这个古典经典同时又吸引现代观众,他们采取了忠于原著但融入现代审美元素的手法。在舞台设计中,他们巧妙地融入折纸元素,让记者在探班过程中惊叹:舞台中央如同一张纸,当主人公念出口诀时,那四面缓缓翻开,“叠”出了一条神奇宝船。这不仅展示了服装设计上的创新,也展现了舞美设计师冯磊所谓“简约理念”的魅力——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写意传统完美契合。

《宝船》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勇气和智慧的小故事。当王小二救助落水李八十并获得小纸船后,只要念出口诀,便能变成大船。在洪水来临时,他带领动物逃离险境,并成功追回被骗走的小纸船。这段充满魔法和冒险色彩的情节,无疑让每个听闻的人都心潮澎湃,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于勇敢与智慧力量的大胆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