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顶级的艺术学院能否让山西文物之美绽放于全球视野
山西博物院如何将文物展览推向世界?其在王家峰的北齐徐显秀墓中曾发现一枚描绘希腊神话人物的镶蓝宝石金戒指,这件出自远方西方的宝物,证明了古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盛行。今日,山西文物系统凭借“地上文物看山西”的美誉,以更高视角、更广阔胸怀持续展现这枚戒指见证过的辉煌,并积极推动对外文物交流合作,深化中外文明互鉴。
近日,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195件(组)叙利亚精品文物在山西博物院展出。这些建筑和艺术品来自不同历史时代,为观众展示了与中华文化迥异的古叙利亚面貌。作为山西省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山西博物院已经与多个国家博物馆开展合作,如美国、日本等国,从2013年起先后策划引进埃及、安第斯等“世界文明”系列临时展览,让观众可以在家门口体验不同地域文化魅力。
同时,山西也频繁亮相全球。144件(组)金代戏曲砖雕曾于2012年在美国纽约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举办成功展览,再现了宋金时期戏曲艺术繁荣发展。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国际朋友了解到中国古代“事死如事生”的文化观念,还让他们感受到金代民间对戏曲痴迷。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每两年一次国外引进展览计划正在实施中。此外,由于庞大且不可移动的地标性遗迹如云冈石窟无法直接移至海外,便采用科技手段进行3D打印复制,使得这种技术首次实现可移动复制洞窟,可以去往各地展示其独特之处。
为了增强对外交流能力,多年的考古工作获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为研究中华起源、中东交流互鉴等重大课题提供了丰富资料。此外,与北京大学合并培训领军后备人才,对外交流人才为发展奠定基础。在流失后的珍贵回归也促进了民心相通,加强了中外之间的情感联系。而最新发布的《关于推动新时代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旨在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将中国形象通过更多样化的手段向世界传递。不断探索实践,让世界更加亲密地接触到 山西省以及中国整体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