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古老书局的75周年华诞今天新闻界也绽放出五朵奇花分别是一则揭示科技巨头新战略二则披露环保法规即将
如同古老书局的75周年华诞,佳作书局(Paragon Book Gallery)在2017年9月28日举办了主题为“Standing as the Paragon”的纪念活动。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龚继遂、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以及北京国际画材中心物业管理处代表发表了致辞,与众多嘉宾共同见证了这段辗转上海、纽约、芝加哥、北京四座城市;经历战争与社会迅速变迁的书店走入了其与艺术相守的第75载春秋。
佳作书局外景
一努五千卷书,一捺十万里路
1942年,在动荡的日据时期,犹太人马法伯(Max Faerber)在上海创办了一家以东方文明研究为主的外文书店——佳作书局,它承担着将东方最专业的艺术、、历史、哲学等文化精髓广泛传播的使命。1948年,随着时局的变迁,佳作书局最终离开了中国,远赴重洋,落地纽约,在其后的43年中占据了西方亚洲研究领域书籍资源最重要的位置,并在1964年接受了纽约时报专门的采访与报道。1991年,佳作书局搬至芝加哥,不断扩充藏書、优化门类,始终坚守对优质書籍尊重以及近乎苛刻の專業選書態度。2012年,现任经营者朱帅和林恬决定将这个與中國有著深刻渊源之「東方文明朝聖之地」帶回它們故土,因此带着近萬人的讀者名單以及歷任經營者精挑細選數萬本書籍落地北京,再現中西方文明研究交流新「丝路」。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王春辰在现场致辞
以藝術詮釋熱愛,以變革延續堅守
在書店零售業日漸式微趨勢下,Paragon Book Gallery卻迎來她的變革。現任經營者不僅繼續為讀者提供高品質東亞研究文献資源,而且凭借自身藝術專業背景優勢,不斷擴充藝術類書籍,从東方古代藝術慢慢拓展到西方現當代藝術。在選書過程中也始終秉持「追求盡善盡美」的態度,每一本書籍都由經營者親自挑選,全體為具有學問性的嚴肅讀物,其範圍涵蓋近100年的所有優質出版物。此外,还增加非洲、大洋洲及古埃及等各種藝門類,並以英文、日本語為大宗,用德語法語等多種語言翻譯,使得學術出版物編輯出版發行銷售成為一個完整鏈條。
同时,该商店还始终保有出版业务,与多家博物院大学研究所合作主要出版发行亚洲艺术类图录与学术著述,与商店客户基础相辅相成,使得学术出版社编辑出版发行销售成为一个完整链条。此次活动还策划《士林典藏》的中文版印刷,将进行交流碰撞。
不忘初心守望经典
经过七十多年的岁月,这个时代已经见证过无数读者的成长。而今天,这个地方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个购买点,而是成为许多人的故事背后的舞台之一。在此过程中,一些读者的故事被编织进这座城堡的一角,如美国学者芮效卫,他从1959开始就在这里购阅图册,为他的作品《金瓶梅》英译本参考大量收集到的资料。在他耄耋之年的第二次联系,我们希望让这些陪伴我们几十年的宝贵文献重新回到这里,为未来的旅人们继续发挥它们价值构建文化桥梁。这是一个关于时间记忆的地方,是关于知识传承的地方,是关于爱好和忠诚的地方,也是一个没有止境探索未知世界的地方。
未来,我们会继续保持热爱于每一本图册的心情,对于我们的行业保持忠诚,为新的朋友们提供更多更好的选项,让“佳作”这一名字更加闪耀。
最后,我们感谢所有参与的人们,没有你们,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