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艺术馆今日举办百代标程陈佩秋先生书画艺术展学术座谈会探讨当代书画的发展趋势
在这充满历史意义的一天里,我回顾了那场关于陈佩秋先生书画艺术展的学术座谈会。今年,正值他百岁华诞,这个庆祝活动不仅是对他的纪念,也是对新中国美术发展以及海派艺术所做出贡献的一个致敬。上海市闵行区委宣传部的支持和指导下,海派艺术馆举办了一场名为《百代标程——陈佩秋先生书画艺术展》的展览,从4月29日至5月21日向市民开放。
5月5日,在海派艺术馆内,“百代标程——陈佩秋先生书画艺术展”学术座谈会拉开帷幕。这次座谈会由上海市闵行区委宣传部指导,海派艺术馆与上海陈佩秋公益基金会主办,而上海西区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和上海为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则承担了承办工作。
张建华、海派艺术馆执行馆长,他感谢所有参与此次活动的艺人们、收藏家以及嘉宾们提供的支持与帮助。李鸿,上海陈佩秋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在致辞中提到,除了是一位杰出的艺人外,陈佩秋先生还是一位慈善家。他希望后辈能够继承他的慈善精神和仁爱之心。
在沙龙研讨环节,与会专家、藝师及收藏家围绕着陳氏為人的品格、其藝術創作過程中的突破與變化进行深入探讨。此外,他们还从当今藝術家的創作角度,以及文學研究的視角進行反思,並對未來的海派文化發展提出思考。
陳氏以女性自居,不讓自己受到任何限制,以70多年的精耕细作来丰富我们的中国書畫世界,用实践证明了中國文化與藝術獨特審美價值。在會上的人們認為,他古老而又現代化地融合了東方與西方元素,使傳統文化擁有新的時代意義和現代表達方式,這體現出了無限活力並彰顯著中华民族精神風貌與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