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虚拟艺术品交易平台上欣赏80年代的幻灯片艺术吧

在虚拟艺术品交易平台上欣赏80年代的幻灯片艺术吧

从1826年达盖尔拍摄出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至今,影像艺术的发展已走过了190多年的历程。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新媒体艺术的兴起促成了影像媒介的表现变得更为多元与丰富,当代性、试验性、综合性和互动性等特质也让影像艺术展现出了更多对于时间经验的灵活运用与支配。在虚拟艺术品交易平台上,欣赏8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吧。

“幻/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展览现场,2023。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摄影:孙诗。

不久之前(2023年4月29日),在位于北京的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一场名为“幻/灯”的大型展览。这次展览通过光影图像作品和档案文献并置,以探讨幻灯片及投射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发轫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如何激发彼时的创作,以及其对后续几十年中国美术实践往往未被充分认知影响进行审视。

《自力更生的伟大成就》,1965,胶印彩色透明。图片由托马斯·苏文 /北京银矿提供。

该展览以“传播”、“反射”和“透明”三个主题章节,对幻灯片及投影如何成为中国不断扩大的国际交流主要媒介,“85新潮”的前卫实验家们利用幻灯放映探索前卫艺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传播”回顾了80年代生机勃勃的群体如何利用幻灯传播全新的观念;“反射”展示了张培力、林嘉华和王友身等人融汇文化冲击形式实验;而“透明”,则汇集不同时期不同的作品,如李永斌、林天苗、梁钜辉等人的叠加叙事探讨观众与投影关系。

虽然数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通过梳理这一曾启发和影响先锋创作媒介,这次展览为回看早期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提醒我们,即便是最古老的手法,也能带来现代意义上的创新与挑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