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品销售好做吗去美术馆看看80年代的幻灯片吧探索艺术家们如何以光影为媒介讲述当时的故事
从1826年达盖尔拍摄出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至今,影像艺术的发展已迈过了190多年的长步。上个世纪60年代末,新媒体艺术的兴起促使影像媒介呈现更为多元与丰富。如今,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一场名为“幻/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的展览中,我们有幸见证了80年代中国影像艺术的独特面貌。
展览以“传播”、“反射”和“透明”三个主题章节探讨幻灯片及投影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发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穿梭于那个时代的教化工具、集体公开放映,以及35毫米彩色胶片普及后的创作环境之中,与那些勇敢追求前卫视野的艺术家们一同探索意义和形式。
通过对幻灯片及投影影响回溯,此后的艺术实践,我们发现这不仅是技术革新的记录,更是文化冲击与审美变革的见证。在展览中,不仅展示了张培力、林嘉华等老一辈人的作品,还有90年代成熟期年轻艺术家的尝试,让我们得以窥见过去如何激发今天。
展览策划人容思玉女士曾在中国生活工作,她将自己对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结合到策划理念中,用一种具体媒介切入历史变迁。她说:“幻/灯”的策展理念,是她两个研究方向——摄影和中国当代——最重要部分之一。这次展览让我们重新观看历史,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那段时期,感受那些古老但仍然闪耀着现代光芒的幻灯片带来的魅力。
随着科技进步,画面从玻璃板转移到纸板上的单片透明材料,而现在,这些传统媒介被数字技术所取代。但无论何种形式,它们都承载着同样的信息和情感,使我们的视觉经历更加丰富多彩。在这个充满变化的大时代里,“幻/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光影图像”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又一幅关于记忆、交流与创造力的画卷,让我们一起沉浸其中,为这些被时间抛弃但依旧闪耀着生命力的作品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