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跳跃不停歇的动态雕塑考尔德之外的七种可能揭秘艺术品销售招聘骗局

  • 艺术教育
  • 2025年02月18日
  • 在艺术世界中,动态雕塑的概念并非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独创。早在公元前3000年,东南亚就有了由骨头、木头、竹子和贝壳制成的风铃,这些物件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被人们用来驱赶魔鬼。在古罗马时期,一种类似的装饰品叫做“Tintinnabula”,它们呈现出奇特的形状,有些甚至如同生殖器,据说能带来好运。而芬兰人则有着几百年的传统圣诞装饰物——Himmeli

旋转跳跃不停歇的动态雕塑考尔德之外的七种可能揭秘艺术品销售招聘骗局

在艺术世界中,动态雕塑的概念并非亚历山大·考尔德(Alexander Calder)独创。早在公元前3000年,东南亚就有了由骨头、木头、竹子和贝壳制成的风铃,这些物件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被人们用来驱赶魔鬼。在古罗马时期,一种类似的装饰品叫做“Tintinnabula”,它们呈现出奇特的形状,有些甚至如同生殖器,据说能带来好运。而芬兰人则有着几百年的传统圣诞装饰物——Himmeli,它们最初是由细芦苇或稻草制成,现在常常使用金属材料,以迎接丰收季节。

直到1931年,杜尚(Marcel Duchamp)造访考尔德工作室时,“动态雕塑”这个术语才正式诞生。杜尚将法语中的“运动”和“原动力”结合起来,将其命名为“移动”。然而,这个领域并不是只有考尔德一人在探索,他之外还有其他七位艺术家,他们也以自己的方式追求无尽的变化。

首先,我们有杜尚,他1913年的《自行车轮》可以看作是一件蓄势待发的动态雕塑,即便它永远无法真正启动,因为它被限制在博物馆内不能触碰。此外还有曼·雷(Man Ray),他1920年创作了一件名为《障碍物》的作品,将63个木制衣架组合成金字塔形结构,并悬挂于天花板上,每个元素都层层叠加,如同一个立体家族树。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则以其悬挂雕塑闻名,其中包括1949年的《长鼻》,一尊铜质塑像,其张开嘴巴下方有一根又尖又长的鼻子,让人联想到套着枷锁的格子间,而没有接触点使得观众仿佛身处无从逃脱之境。在他的另一件作品《悬挂球体》中,一个石膏球体摇曳于铁笼之间,在香蕉型石膏块顶端晃荡,却没有接触,让这两者似乎进入了一种亲密而神秘的情感关系。

布鲁诺·莫那瑞(Bruno Munari)则致力于探索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关系,并且赞颂了那些缺乏实际功能但却拥有美学价值的事物。他制作了一系列被称为“无用的机器”的作品,用彩色纸板、木材、金属线和绳索构建出精巧而幻想性的三维装置,使得每一部分看似漂浮在地面之上,而这些装置本身完全没有任何实用性,只是为了观赏而存在。

最后,还有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他将漫画风格转化成了立体三维雕塑形式。他的作品通常采用陶瓷和树脂材料制作,有简洁轮廓勾勒出自然景象,如树、太阳云朵及天空。在一些例子中,他还引入了自己标志性的圆点图案,使得这些静态雕塑既具有视觉冲击力,也显露出某种稳定性不同寻常地融入现代生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