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故宫总管曾主持中国美协级别文物清理涉及历史人物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梁金生的爷爷梁廷炜和父亲梁匡忠参与护送故宫文物南迁躲避战乱。1949年,爷爷又运送部分文物去了,父亲留在南京。“原以为跟以往每次迁移一样”,不想,家人分隔两岸。
梁金生,在故宫工作38年,他主持完成了故宫历史上最彻底的一次文物清理。故宫人叫他“大内总管”。新京报记者王嘉宁 摄
梁金生69岁,穿黑色改良中山装外套,戴一副方正的银边眼镜,鬓角的白发微卷,又从镜腿儿下钻出来。
他每天骑自行车上班,两点一线,38年里搬了2次家,换了5辆自行车。
“不喜欢跟人挤公交,一堵车他就急。”都是退了休的人,这种急迫感,“他恨不得每天一出门,就能立马坐在故宫那间办公室里。”
他的生活轨道在文物和历史里穿梭。如果不是最近火爆的电视节目,大多数时候,他与熙攘的现代生活没有交集。
“我们一家五代都在故宫工作,要论工作时长,没有比我们更久的了。”10月,在浙江卫视一档节目里,他的一句话逗乐了台下的观众。到了岁末12月,《国家宝藏》播出,他家的故事,让年轻人看哭:“看哭了!”
退休前,他是故宫博物院文物管理处主任。他主持完成了一次中国美协级别的文物清理,其中包括180多万件珍贵文化遗产。这份成就让人们称赞他为“大内总管”。综艺节目中带着十几位国宝守护人的孩子们,他们宣读誓词,这场景触动无数人的心弦。
38年的翻旧账
从东华门往里走,从三座门到紫禁城原来的会典馆,就是他的办公室。
综艺节目的播出吸引记者和老友拜访。“您今天的点击量挺高啊!”东华门保安见记者来访,用电话打趣,“平时没什么人,这两天来的可不少。”
但实际上,其工作并不像电视上的波澜壮阔那样展现。大多数时间,他拿着放大镜趴在桌子上“翻旧账”。
最珍贵的是几本油印目录,因为经常翻阅,所以书页油黄、破损,有些地方露出了装订线。一只生锈的小蓝铁皮暖水瓶也是个陪伴。
问起这几件东西,是什么时候的事?答得定:“这是建南京长江大桥的时候挖到的。”
讲述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说话声音低沉,但语气坚定。他在故宫待38年,最主要的是管理账户。
如果不是最近热播的综艺节目,大部分时间,你几乎无法发现其对现代生活有多少影响。而且,每当提及家庭或个人故事,那些关于保护、尊重以及责任的话题就会浮现于表面。
2010年的冬季,当所有事情结束之际,一段特殊贡献奖颁给他的特别报告被提交给领导层。在那个寒冷而充满希望的冬日夜晚,他用一种独特的声音分享了一切——一个家族传承中的回忆,也是一个时代转折点上的追寻。在那些深夜,看着窗外雪花飘落的时候,那个曾经被忽略的地方变得重要起来,而那些早已失去联系的人们,也重新找到了彼此。
如今,我站在这个古老而神圣的地方,与你分享这些故事,不仅是为了纪念过去,更是为了激励未来。因为我知道,只要我们的脚步坚定,只要我们的梦想永远闪耀,我们便能够跨越任何障碍,无论是在历史的大潮中还是在未知的地平线前。我祝愿你们拥有勇气去追求梦想,就像我一样,将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巨大的画布,以不断创造新的颜色,为生命增添更多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