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中国自然中的工艺之美
紫砂壶的每一部分都经过精心处理,确保其不仅具有实用性,也能在自然之中展现出工艺的美感。
首先是口盖的处理。紫砂壶口盖有三种主要形式:嵌盖、地理压盖和截盖。嵌盖分为平嵌和虚嵌两种,要求“准缝无纸发之隙”,属于上品;地理压盖有方圆两种,以壶体外径略小于口盖直径为佳;截盖则是通过同一曲线或直线将壶体与壶盖分割开来,如梨式壶和茄段壶,这样的造型简练而且整体感强,因此成型技术要求较高。
接着是嘴、和子(水眼)的处理。紫砂壶的嘴形状多样,可以分为一弯、二弯、三弯、直嘴以及流形五种,每一种都要根据水流特点进行设计,并确保内壁光滑通畅,出水网眼既多又爽快。此外,气孔大小也需恰当,以便注茶时空气能够顺畅进入。
紫砂壶的出水眼也有独眼、网眼和半球滤孔等形式,不同类型适用于不同的饮茶习惯。至于 壶子的形状,则包括球形、桥形、牛鼻形等,有些甚至模仿动物或植物,比如瓜柄形或者肖形动物。这一切都是为了增添艺术性的同时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在连接到主体时,壶嘴与子之间可以采用“明接”或“暗接”的方式。“明接”常见于粗货产品,而“暗接”则使得传统汉扁式紫砂更显舒展流畅。
最后,是底足的处理。底足形式通常有捺底、中加底(挖足)以及钉足三种,其中捺底最能展现简洁灵巧,加底则是在成型后再加入泥圈,而钉足适用于大口小脚款式。在选择合适尺寸大小时,要考虑稳定性与美观性,以达到实用兼备美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