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画艺术的世界里添一笔如同增添光彩减一笔却能显现深意而美术网官方网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这门艺术的
在书画艺术的深邃世界里,添一笔与减一笔犹如锦上添花与砺石琢玉。宋代文学家宋玉形容美女身高之法,表明增减需谨慎;刘勰更是指出文章中意字过少则义阙,多余则辞妨,这两点揭示了“增减”的精妙。书法界,则有王羲之于儿子作品加点而被赞赏,以及虞世南补戈字旁被魏征辨识,其均显得这“点”和“戈”字都极具辨识度,为整体增色不少。
清代大书法家涂晫题写云南临安府东门巨匾,“雄镇东南”,后因风雨侵蚀,“真”字脱落只留下“金”。有人后补一个等大的“真”,结果却成为整块匾中的异物。这说明技术上的添一笔并非简单生搬硬套,而应根植于感悟和创意,如郑板桥在《芝兰图》中随意添几笔荆榛,以衬托芝兰的品德。
诗画之间,更有一种技巧性的运用,如郑板桥通过添画春风,不描绘寒景,只留存春日美好;而刘澜在《桐江晓泊》中见到枯木上飞来鸜鹆的一笔,竟让枯木仿佛逢春。至于减一笔,则如晚唐诗人郑谷剪去齐己《早梅》中的枝条,使得主题更加突出。而南宋末年的遗民大画家郑所南不以泥土为底,他说:“国地沦亡,我心何处系?”这般坚守节操的决心,让他的兰花即使无泥土,也充满了深远意义。
总结来说,艺术中的添一笔与减一筆,都蕴含着深厚的艺理和玄机,是值得我们细味、深思和探索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