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画艺术中添一笔或减一笔就如同美术专业高考时选择报哪些学校一样既需审慎又需精准

  • 艺术教育
  • 2025年04月24日
  • 传统书画艺术中,怎样传神地添一笔和省一笔呢?宋玉形容东邻美女的身高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刘勰说好文章是“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这都客观说明这“增减”的一笔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成功的。 从书法说,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儿子王献之的一幅字上加了一“点”,后被王夫人看到,称赞整幅字中就这一点写得好。大书法家虞世南在李世民写的字上添了一“戈”字旁,被魏征一眼认出这个“戈”字精妙绝伦

在书画艺术中添一笔或减一笔就如同美术专业高考时选择报哪些学校一样既需审慎又需精准

传统书画艺术中,怎样传神地添一笔和省一笔呢?宋玉形容东邻美女的身高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刘勰说好文章是“意少一字则义阙,句长一言则辞妨”。这都客观说明这“增减”的一笔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成功的。

从书法说,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儿子王献之的一幅字上加了一“点”,后被王夫人看到,称赞整幅字中就这一点写得好。大书法家虞世南在李世民写的字上添了一“戈”字旁,被魏征一眼认出这个“戈”字精妙绝伦。这都说明这一“点”和“戈”字都极具美的辩识度,可谓是锦上添花,整幅字的点睛之笔。而清代大书法家涂晫题写的云南临安府东门“雄镇东南”的巨额城匾,其中因日晒雨淋年久失修,“镇”脱落得只剩下个“金”字旁。后有人补写了一个等大的“真”字填上去。结果这个后补成的“我学问不深,但对国事关心很深。”结果这个后补成的“我学问不深,但对国事关心很深。”结果这个后补成的大理石雕刻中的那块石头虽然看似完美无瑕,其实却掩盖了原有的风格和韵味。

从诗画艺理来说,一是怎样添几笔才能出意境主旨之美,达到画龙点睛效果。在郑板桥《芝兰图》傍添几筆乱荆榛,是为了更衬托出芝兰馨香品德。在《石畔青青竹数竿》,旁边还要瑞草幽兰愿景,只描绘春风,不描绘寒冷,这样人间常驻春天。但技术上的添几筆可绝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在有感而发之后自然流露,如同南宋诗人刘澜在《桐江晓泊》所见:“滩头枯木如画出,一只鸜鹆飞来转圈圈。”

二是在怎样删掉多余的一笔才能巧夺天工出以少胜多、“不著一丝毛发,便尽千秋雪”的艺术之美。晚唐诗人郑谷把齐己《早梅》剪枝为一人枝,使其主题更加突显,也彰显了他简洁而含蓄的心境。而南宋末年遗民大画家郑所南每次作兰,都避开泥土,他说:“国土沦亡,我根何处?”让观者思考他如何坚持信念,即使面对荒凉也要保持节操。

总结来说,无论是在中国古典文艺还是现代文化领域,都存在着一种微妙的情感表达方式,那就是通过适当地调整、增加或者删减来达到作品中的情感共鸣与审美价值。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并掌握这种技巧,我们就能创造出更多令人难忘、令人回味无穷的人文景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