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溟策展人应主动探索艺术品信息登记中心避免成为自然界中的保护动物

王南溟策展人应主动探索艺术品信息登记中心避免成为自然界中的保护动物

王南溟:从1969年哈罗德·塞曼辞去波尔尼美术馆馆长职位,成为“策展机器”开始,到1990年代独立策展人概念引入中国,确实改变了展览制度——美术馆或非营利机构的学术项目要求外发,使美术馆不再垄断展览,而成为推动学术的新平台。目前西方策展人的趋势是使展览成为机构自我垄断,而在中国由于美术馆策划人自己为自己做展览,又由于非营利机构缺乏,这导致策划人只能去画廊工作,与商业项目并行,使他们成为了商业工作者而不是学术工作者。画廊策划人越来越多,他们需要寻找资金和机构;而有经费的美术馆则成了最好的出路。当美术馆策划人被各大机构使用时,博物院长直接参与内部活动违背了制衡原则,让其垄断。这应该让独立策划成为艺术发展的一个战略推动者。在艺术管理导论中,不应让博物院长亲自参与内政。

如果要对藏品进行研究,可以设立研究员和组织者。如果作为回顾历史,他们可以从收藏品中筹备主题性质的展示,但这也可以选择外部艺术史专家来完成,而不必依赖内部人员。在西方,有些专家是在博物院中研究藏品后再编排展示。而博物院可以协助他们进行此类活动,而不是直接规划所有事宜。

对于那些希望一上来就做策划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新的观点,因为学院课程中没有这样的内容。如果学院没有区分两种类型的话,就会像现在一样。因此,如果不将批评与创作结合起来,在非营利领域规定下,策划就会变成艺人的跑腿者。

一个有效的制度应当保障它不会由单一权力手握,并且保护自由职业者的状态,比如博物院长只负责行政,不直接以个人身份参与项目。此方式保证了自由职业者的活力及差异化,从而避免阻碍更大的思考机会。而我们看到的是更多被保护的“熊猫”,而不是主动性的“猎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