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南溟策展人应在正规艺术品交易平台上不再是被保护的熊猫 在自然之中绽放艺术真相

王南溟策展人应在正规艺术品交易平台上不再是被保护的熊猫 在自然之中绽放艺术真相

从1969年哈罗德·塞曼辞去波尔尼美术馆馆长一职,成为“策展机器”开始算起,有了独立策展人的说法,到1990年代,独立策展人概念引入中国后,确实改变了展览制度——使美术馆或非营利机构的学术项目外发,使美术馆垄断受限,而成为推动学术的新平台。

目前西方策展人的内机构化趋势是使其成为了机构自身的垄断行业,而在中国,由于美术馆自己做自己,又由于非营利空缺,使得策划只能去画廊工作。画廊与营利结合导致商业工作者而不是学术工作者。现在画廊策划人越来越多,这样的领域需要找资金和机构;而有项目经费的美术馆则为最好的出路。当被各个机构使用时,博物院长直接在自己的博物院做策划违背制衡原则,被局限于馆长控制下。

因此,从艺术管理导论中,館長不能在自己的博物院內做策劃應成為基本原則。設研究員組織展示可以從館藏及其他館藏中進行,但這樣的展示也可以由外部藝術史家來進行,而不需內部人員。在西方,有藝術史家專注於研究並協助製作展示,而博物院可提供協助而不是直接規劃。

我們需要的是管理者而非獨立人員對於學生來說,這是一種新的理念,因為學院課程沒有這樣的分類。如果未能區分兩個方向(批評理論和藝術管理),就會如今般情況。如果不與批評結合,在非營利領域不遵循規定,則會變成藝術家的跑腿者。

一個有效制度要讓學術遠離權力中心,比如館長只負責行政,不以個人身份處理項目。此制度應保障自由職業者的地位,以維持活力,並給予突破機會。取消挑選程序不是培養方式,而是保護模式。而現在看到的是更多被保護的人物,而不是主動的人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