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协会员有多少人书画中的添一笔又减一笔

中国美协会员有多少人书画中的添一笔又减一笔

在传统书画艺术中,如何巧妙地添一笔和省一笔?宋代文学家宋玉形容东邻美女的身高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这表明了“增减”的过程并非轻易可行。王羲之在儿子王献之的一幅字上加了一点,被称赞为整幅字中的精华;虞世南在李世民写的字上添一戈字旁,被魏征认出其精妙。这两处“点”和“戈”字展现了它们极具辨识度,如锦上添花。然而,清代涂晫题写的云南临安府东门城匾,因为日晒雨淋,“镇”字脱落,只剩下一个金字旁。一位补写者后补了一个等大的真字,但因为力度不够、风格不谐,这个后补成的镇字反而成为整块匾中的弱点。

从诗画艺理来看,一是如何通过添一笔达到意境主旨之美,让作品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郑板桥在《芝兰图》中傍添几笔乱荆榛,是为了更好衬托出芝兰馨香的品德。在石畔青青竹数竿旁添瑞草是幽兰,愿景只画春风不画寒,以人间常驻美好的春天。但技术上的添一笔绝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有感而发后自然成形,如南宋诗人刘澜所见:“滩头枯木如画出,鸜鹆飞来添一笔。”这是由于鸜鹆飞到枯木上,使得枯木逢春一样,活跃了滩头风景。

二是如何通过减一笔达到以少胜多、不著一 字尽得风流的艺术之美。晚唐诗人郑谷把齐己《早梅》诗中的昨夜深雪里盛开的数枝寒梅剪成只枝,不但凸出了早梅主题,也彰显了已是一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并动人的春色不须多。这让齐己诚服他为一词师。而南宋末年遗民大画家郑所南绘兰,从未描绘泥土,他说:“国地沦亡根着何处?”这兰根又扎向何处?减去泥土的一划,就明示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也要守节与决心,“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总结来说,无论是在书法还是绘画中,加或减都包含着深厚的情理和玄机,是值得我们细味和深思的事物。“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