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中畅游天地
刘新蓉书法作品
余秋雨先生曾经在《中国文脉》一书中写到过:“中国文化千变万化,中国文人千奇百怪,却都有一个共同的载体,那就是笔墨。这笔墨肯定是人类的奇迹。一片黑黝黝的流动线条,既实用,又审美,既具体,又抽象,居然把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族群连接起来了。千百年来,在这块辽阔的土地上,什么都可以、诀别、遗佚、湮灭,唯一断不了、挣不脱的,就是这些黑黝黝的流动线条。”
我与这些黑黝黝的线条的缘分,是从小学美术课堂开始的。幼时还不懂得书法,只是想着什么时候才能把毛笔字写的像老师那么好。后来和朋友去西安旅游,参观碑林博物馆时,脑海中又一次浮现出定格在儿时美术课上的那句话,我什么时候才能把毛笔字写的像老师那么好呢?回到家后,我便开始着手研究书法相关的知识,搜集相关资料。有《中国书法史》这样的理论书籍,也有历代名家书论及现代当代名家的书述等文章,还有从汉代到明清的名家碑帖和墨迹字帖。因为看到了颜真卿的生平,知道他是一个有气节、忠义爱国之人,所以我首先选择了他的楷书《多宝塔碑》入手,继而又学习了他的《祭侄文稿》。通过阅读学习,知道了书法要有传承和出处,我就开始追古,学习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倪宽赞》《大字阴符经》,王羲之《兰亭序》和信札。为了扩展自己的书法艺术道路,又涉猎隶书、行书、草书的名帖,诸如《张迁碑》《石门颂》《急就章》《书谱》《蜀素帖》《苕溪诗帖》《自叙帖》等,也在王铎立轴作品上吸收到极大的营养,为草书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书法学习的深入,我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临摹,我试图融会贯通所学的知识,摸索自己的风格,试图把对于书法的理解融入作品中,从而传达自己的理念。
刚刚接触书法的时候,我懵懵懂懂,习不得章法。手法生疏,连毛笔都握不稳,学习全凭一腔热血,也走了很多弯路。所幸学习的路上我并不孤单,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遇到了带领我进步的老师,与他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研习书法的道路上并肩而行。后来我又参与了很多书法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诸如书法进部队、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写对联,送书画,为红十字会募捐等相关公益活动,并开设了书法培训公益课堂,给社区的孩子们进行书法的启蒙教育。
值得高兴的是,在我的鼓励和带动之下,很多孩子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书法学习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书法艺术的学习让他们可以静下心来,陶冶情操,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灿烂的中华文化。每当看到他们的小手握着毛笔,一笔一划的书写着,我就更深刻的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传承重任。
十几年的学习让我感到了精神上的充实,提高了艺术审美水平,开阔了艺术视野。我在历史中认识书法,在书法中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我在书法中感受到汉代的厚重,魏晋的飘逸,唐代的严谨,宋代的意境。我用书法跟古人隔空对话,了解他们的生平,在精神上获得了共鸣。我的灵魂穿越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感受到了王朝的更替,历史的兴衰,文化的积淀,艺术的迭代和融合。书法让我心境澄明,思想伸展,不再拘泥于心之一隅,畅游于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