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节前请钟馗展现艺术热点古董收藏品
文/马襄
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到来之际,我们不仅要享受这份传统的喜庆气氛,更要回归到那些深藏在民俗中的艺术热点。钟馗画,这一习俗源远流长,不仅是对古代文化的继承,也是现代人心灵净化的一种方式。
钟馗,他是一位神秘而又温和的守护者,在唐代吴道子的笔下,他便以一种生动的人性化形象出现;宋代石恪、元代王蒙、明代陈老莲、清代金农,他们都有各自独特的解读,让钟馀这个形象更加丰富多彩。在近现代,任伯年、徐悲鸿等大师也曾为他题字,使得他的形象更加坚定而庄严。至于当代,吴悦石先生刘怀山等人的作品,则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更新与活力。
传说中,在端阳节前夕,用蜘蛛血调制出的朱砂颜料,为钟馗画像开光点睛,那种神秘与威严,让人难以忘怀。无论士绅百官还是庶民百姓,都愿意收藏或悬挂这样的画作,因为它不仅是一件美术品,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钟馗捉鬼剖鬼吃鬼,但真正的心魔,却常常隐藏在我们的内心。他提醒我们,无论外界多么艰险,只要保持内心的正直,就能抵御一切邪恶。这一点,也被《唐寅》中的《钟馑赞》所表达:“烈士骨,不可屈……”他不是简单的人物,而是一个精神符号,一股浩然正气,是每个人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除夕转移到端午节悬挂钟馒图,这变化背后,是人们对于保护自己家庭安全与福祉的渴望。在乾隆时期瘟疫肆虐之时,人们才开始将其作为驱邪避灾的手段。而今,每逢端阳,便有更多的人选择请出这位守护者,将其画像张贴玄关,以此驱邪纳福,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净化自己的内心世界。
“堂中挂钟馒画图一月”,这是一个既有实用意义,又充满艺术价值的小小习惯,它让我们在忙碌生活中,也能找到片刻宁静,与古人的智慧相契合。未必需要旗旌十万兵,只需那一剑斥邪,便能成就大业。在这个快节奏时代,或许可以暂停一下,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那样,你就会发现,有了正义之剑,即使面对最复杂的情境,也能够泰然处之。
所以,当天边飞起蝙蝠,我们应该跟随他们去探寻那些隐藏在暗影里的真相,而非盲目追逐权力或者物质。当你看到那些描绘着鐘餘形象的画作,不妨借此机会深入思考:如何才能成为那个拥有浩然正气的人?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生命更接近那样的完美?
丁酉仲夏端阳前夜,我想念君,你是否也会想到那个时候,对这些关于鐘餒的事情进行一次深入探究?或许,在那个特别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起分享一些关于這個傳統節日和它背後故事的心得体会,以及我們對於這種藝術熱點新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