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柠檬能量共艺联盟的自然时刻最新资讯
当我们在后疫情时代的今天,将目光重新聚焦于“自然”,我们究竟以怎样的角度和姿态,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审视这个生态危机的时代?这是一道深刻的问题,而我在观看2023年2月25日于太原千渡长江美术馆举办的展览“自然时刻-新媒体共艺联合展”时,不得不去思考。
“自然时刻-新媒体共艺联合展”是艺术共创联盟[nature moment自然时刻]的一次主题创作展。该展览由来自不同领域的艺术家们共同呈现,包括史健、李丹、nimo、马唏、一乙、徐斯韡、Sting、高宇等人。现场展示了30余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视觉、文本、数字科技、声音和触感等多种形式,对“自然”这一主题进行了定义和探讨。
位于美术馆二层挑空圆形空间的装置作品《72》是整个展览叙事语境的基调。这件作品使用抗原试剂棉签作为材料,以诗意的手法重新书写了抗疫体验,是对过去三年的生活经历的一个象征性回顾。
自灯塔空间相连的窄道穿过,我们进入了第二个空间。在这里,我们可以体验到一片枯黄色的落叶,在沉重而机械的声音中,从视网膜蔓延至全身的情感体验。中心环型设计犹如露营地观景台,却又显露出仪式感,让人放下杂念,聚焦于当下的深思或内心情绪。
《树说》是一个情境体验装置,它不是森林里的树,而是在美术馆公共空间中的一个表象。“树”诉说了什么?是生命流转还是末世焦虑?
四楼展厅展示了一系列关于技术与自然关系的作品,如《听ting停》,它将绘画与白噪音结合起来,用声画创作来延伸绘画意境;《竹林七贤03:00:31》,这是数字艺术与声音艺术合作,用计算机编程将声音转化为图像,以此解析“自然景观”。
最后,《神经元》是一个有趣的小组合,由史健动物系列画作和李丹作品形成对比:灰褐色的画面中野兽挣扎求生,与之相对的是由红砖块堆叠成的人工构造,提示着人类历史所构筑生态文明形态,并且让人联想到俄罗斯艺术家伊丽萨维塔·科诺瓦洛娃用25,000块砖残片记录德国汉堡市战争记忆的事迹,以及当前国际环境中的尴尬局面。
这些工作汇集成了各自独特视角,却又在某种程度上构建起了一致性的叙事线索。它们不仅仅是在讨论如何看待现代社会与大自然之间的地理关系,更是在探讨如何通过艺术来理解我们的存在方式,以及如何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大变革中保持一种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