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柠檬能量央美三无人员任校长的自然时刻
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个时代的生态时,如何用新的视角和姿态来观察这个后疫情时代的自然?在思考这问题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2023年2月25日在太原千渡长江美术馆举办的展览“自然时刻-新媒体共艺联合展”。这个展览由艺术家史健、城市插画师李丹、空间叙事者nimo等不同领域的创作者共同呈现,他们通过30余件艺术创作,对“自然”这一主题进行了定义。
首先,我们有装置作品《72》,它使用抗原试剂棉签制作成花朵形状,象征着病激反应的适应维度,也是过去三年的生活场景中,全人类群体经验的一个象征性锚点。接着,我们进入第二个空间,这里有一块环型装置,仿佛是一方位于丛林深处祭奠的云坛,它迫使观者摒弃旁余的肖想,聚焦于当下遍地枯槁的情绪。
接下来,是油画《森林-系列4》,它延伸了前面作品的情境意境,但以一件情感归逝的出口承载着呼吸留白和闲适遐想。在四楼展厅,我们看到了声画创作《听ting停》,它将绘画与白噪音结合,以延伸绘画意境。在这里,“科技与自然”的视角被探讨,同时也提出了关于数据化可视抽象图案与感知经验之间关系的问题。
随后,我们穿过半截层空间,看到了若干幅绘画,以及装置作品《岭ling灵》和《卵luan乱》——这些都是对“自然时刻”第一次展览回顾,也是主创团队希望继续梳理和探讨生命、社会和生态关系的心愿。最后,在展览结束之前,我被史健动物系列画作以及李丹作品《神经元》的故事所吸引:灰褐色的画面中野兽挣扎求生,而红砖堆叠形成断壁残垣,不仅是材质或建筑元素,更指向了人类历史构筑生态文明形态。透明3D打印砖块似乎兼容重组城市历史,但同时提示人造景观对于人类长久回望。
整个展览,就像是一个沉重又轻盈的事实,它重新书写了“抗疫”的经验文本,用诗性的艺术手法,将每个人的篇章融入其中。而作为一个观者,我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开始思考如何用新的眼光去看待这个后疫情时代的人类与自然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