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印艺术一词最早来源于古代陶器上的纹饰它似乎在沉默中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从新石器时代的陶拍到商代的铜玺,再到东汉时期的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每一步都留下了印记。
作品名称:青釉金蟾钮
作品尺寸:7.0×7.0×4.6cm
印面释文:书卷展时逢古人
陶印与瓷印原料不同,烧成温度和吸水性也不同,一般陶印用陶土经1100摄氏度左右烧成,吸水性强,而瓷印则用瓷土经1300摄氏度左右(各大窑口温度不同)经还原液烧成,不吸水。陶印是古代玺印的原始形态,可以上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殷墟出土了商代的铜玺,而陶当早于青铜器,由此可知早于或同时与商代的陶玺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
作品名称:霁蓝釉福在眼前钮
作品尺寸:4.5×4.3×3.6cm
印面释文:福缘善庆
历代中国人的手艺无处不在,从唐宋时期大量出现并广泛流传,到了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艺术巅峰。德化窑、景德镇等地都是著名的地方,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化窑,以其独特的手工艺和精致细腻而闻名遐迩。
然而,在这漫长历史之中,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不断演变、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从最初简单粗糙逐渐向精美细腻演进。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物,他们不同的思想和技艺,都为这段历史增添了一抹色彩,比如周丹泉,他不仅能够烧制出精美的竹简,还能够刻画出各种纹样;顾听、葛潜等篆刻家,则以他们独到的笔触,为这些泥塑增添了一层文化底蕴。
但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宝贵的手工艺品却逐渐被现代生活所淘汰,被人们遗忘。不过,对那些懂行的人来说,这些东西依然是一种文化财富,是对过去智慧的一种纪念,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思考。而今天,我们仍然可以通过这些遗留下来的实物来感受到那份悠久而深厚的情感,那份对于传统技艺的一片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