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声亦景川上行声音艺术展于树之间通过声音完成一次时间的旅行

  • 艺术热点
  • 2025年01月13日
  • 川上行的前身“景仰书院”位于景德镇陶溪川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片区,这个宁静的院落曾是陶机厂仓库及设备用房,记录着景德镇这座制瓷小城数百年的过去。 国内著名建筑师、直向建筑创始人董功打破了传统酒店的空间布局,针对原有的仓库、宿舍和配电房进行保留、修缮和局部加建,秉持着“链接过去、保护记忆、共建未来”的理念,尊重时间的痕迹,最大程度保留着在地文化的生命力

亦声亦景川上行声音艺术展于树之间通过声音完成一次时间的旅行

川上行的前身“景仰书院”位于景德镇陶溪川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片区,这个宁静的院落曾是陶机厂仓库及设备用房,记录着景德镇这座制瓷小城数百年的过去。

国内著名建筑师、直向建筑创始人董功打破了传统酒店的空间布局,针对原有的仓库、宿舍和配电房进行保留、修缮和局部加建,秉持着“链接过去、保护记忆、共建未来”的理念,尊重时间的痕迹,最大程度保留着在地文化的生命力。

Ⓒ偏方摄影

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刚好

开幕式现场,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刚好表示,未来的川上行将召集更多的文化学者和艺术创作者共同参与,丰富川上行建筑空间,使其成为一个不断生长的“艺术文化发声体”,激发多种可能性和想象力。

川上行文化顾问,川上行系列展览总策划-汪莎

在川上行,建筑的光影流动变化中,总有未曾展开的叙事等待被讲述。作为川上行的文化顾问机构,艺文力希望通过抽象的艺术形式,激发建筑深层的情感与意义。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城市的风格、故事和记忆;而声音则是媒介,将土地的文明、历史与故事娓娓道来,传递给每一位到访者。声音艺术家们通过声音装置、音乐等媒介展现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促使不同背景的文化在作品中相互交融。

策展人-舒珊

此次展览以“声”为主题,由川上行出发,探索建筑与艺术的结合。展出五位艺术家的多件作品,从多种声音艺术表现形式出发,探讨时间流逝的声音、自然的声音、地磁的声音、乐符之音、空间与触觉的声音,以及灵魂旋律的生命之声。

声音艺术是一种独特而富有创造力的表达形式。在建筑中,声音元素与空间结构、材料及环境相互作用,营造出独特的氛围与情感共鸣,呈现出别样的艺术视野。

因此,川上行的首个展览,以「亦声亦景」为主题,聚焦声与景之间的关系,呈现声音与建筑空间的跨文化互动。通过声音艺术与建筑的从容对话,逐步激活空间中流转的记忆与情感。我们希望观众不仅能通过聆听、触摸和感知,更深入地理解声音与建筑空间之间的联结,还能体会在地文化与当代艺术的交融之美。

何为建筑?除了它在长度、宽度与高度等客观尺度上的定义,人类同样通过视觉、听觉等主观感知来体验建筑的存在。声音艺术家Bernhard Leitner曾将声音视作一种与木头、玻璃等相似的材料,认为在技术足够发达的情况下,声音可以打破视觉与听觉的界限,成为“看得见的线条”,从而构建出全新的空间。

ⒸUCN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在《建筑的声音》一书中,进一步强化了空间与声音的紧密联系。他通过声音的模拟,打破了传统建筑设计的框架,用不同的拟声词表达建筑之间的关系,赋予建筑以更的感知体验。

ⒸUCN

在设计陶溪川·川上行时,建筑师董功同样深刻意识到声音对空间的重要性。酒店的回廊式多层结构巧妙地形成了一个声音回廊,每一丝细微的声音都被放大和清晰传递。递进的结构隔绝了外部噪音,优化了回廊内部的声音环境,造访者可以在这里体验到独特的声场效果,使整个川上行成为了一个天然的声音场所。

本次展览我们特别邀请世界音乐家,享誉世界的“灵魂歌者”珊蔻·南切拉克(Sainkho Namtschylak)来到展览现场,在空间里用歌声与绘画与建筑产生特别的艺术化学反应。

创作现场-川上行梧桐院

在珊蔻的身体里,流淌着万千难以驯服且永不停歇的旋律与乐章,这些无形而有冲击力的音符,绘制出她精神音乐殿堂的图腾。从她那悠扬的歌声中,生命的力量被赋予了声音,娓娓道来,每一段旋律都是对生命力最深情的诠释。以吟唱轻启生命力之门的序曲,到这些旋律化作她身体内涌动的轨迹与不竭的精神源泉。

作品现场

此次在10月17日展览开幕当天,珊蔻为到访者献上声音身体行为绘画,以声音驱动画笔,更直观地展现声音流动的痕迹。也预示着未来的川上行,将以各种艺术形式,展开空间的书写与叙事。

创作现场

声音艺术究竟有多少种可能性?作为一种在近百年才兴起的当代艺术形式,声音艺术的定义始终模糊,但这种模糊恰恰赋予了它无限的可能,使其能够与任何艺术形式结合。声音不仅能够传递超越语言的情感,还能让语言以另一种方式被聆听。尽管相较于视觉艺术,声音艺术的普及度较低,但人类对其探索从未停止。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之一、声音艺术先锋约翰·凯奇(John Milton Cage),在其职业生涯中不断打破传统音乐的界限,拓宽了声音艺术的边界。1942年,凯奇在芝加哥的街头听到了交通噪声、汽车喇叭声和司机的喊叫声,他敏锐地从这些噪音中捕捉到了美感,并为肯尼斯·帕彻恩的广播剧《城市戴着软帽》创作了复杂的声音背景。这一创作展示了城市噪音与声音艺术在他作品中的奇妙融合。

展览现场-川上行茶室

凯奇最为著名的作品《433》 (1952) 是一件无声的音乐作品,表演者在4分33秒的时间里什么也不演奏,观众只能听到房间中的环境音。在这件作品中,凯奇解放了声音、表演者和观众,使每一个个体的声音都成为艺术的一部分,然而这一切却是由艺术家有意编排的。进入1970年代,凯奇开始将乔伊斯、梭罗等文学作品转化为音乐,用音乐符号记录下声音的变化,探索“可听”与“不可听”之间的边界。约翰·凯奇一生致力于将音乐的不可见变为可见,留下了从视觉和听觉层面同时解读音乐的探索足迹。他的实验性创作开辟了声音艺术的更多可能,也为后世艺术家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

本次展览特别展出了约翰·凯奇1989年的版画作品《Global Village》。他一生专注于不断突破艺术界限,塑造了声音艺术的多重可能性,而这种多样性在川上行,也会被无限延展。

日本艺术家赤松音吕(Nelo Akmatsu)来到川上行时,通过窗帘望见公共空间中的老树与以树为灵感设计的木质建筑,这一景象让他回想起在日本传统园林的茶室中听到的水琴窟(Suikinkutsu)之声:陶罐倒置埋在地下,底部留有小孔,当水滴入其中时,产生微妙而深邃的回响,仿佛来自地底深处。

展览现场-川上行画廊

赤松音吕以其细腻的感知力,将“地下之音”转化为“地上之音”,创作了作品《地磁水琴窟》(Chijikinkutsu)。这件作品由数百个盛满水的玻璃杯构成,杯中漂浮着细细的针。通过算法控制的电流驱动,连接着玻璃杯上的线圈,带动针的移动,针撞击玻璃时发出细微而随机的声音。在赤松音吕看来,人类无法直接感知地磁的存在,但它却时时刻刻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候鸟的迁徙、极光的形成,甚至人类的情绪波动,无不与地磁场紧密相关。这正如声音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无形无质,却不可或缺。

展览现场-川上行画廊

以声音对话自然、与建筑共鸣,正是「亦声亦景」希望每一位到访者在声音艺术之旅中体验到的奇妙感受。随着自然律动的变化,艺术不再孤立存在,而是与周围环境融合,随时间生长,呈现出和谐共生的在地文化。这一过程不仅赋予了艺术作品新的生命力,也为到访者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使他们在作品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生长。

艺术家吕连涛到访川上行时,最享受的莫过于在回廊间穿梭。隔绝了外界的噪音干扰,他在静谧的空间里,感受到建筑之间孕育出的声音:风拂过树叶时的轻响仿佛交响乐团的合奏,雨滴落在不同角落时,又弹奏出截然不同的乐曲。回廊层层叠叠,仿佛将自然的声音放大,使吕连涛感受到一种强大的能量。他希望通过艺术作品让到访者在这里静下,陷入思考。于是,他为展览带来了作品《嘘!》。

展览现场-川上行庭院

尽管《嘘!》并非首次展出,但每次展览都会因不同的空间而进行新的尝试。吕连涛从一个简单的动作——手指敲击桌面——出发,通过不同的物品或空间,例如椅子、楼梯、房屋的角落,甚至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头,探索声音的生成与变化。在《嘘!》中,声音成为一种偶然的产物,传递着一种无法人为控制的情绪。

“我希望作品能与建筑融为一体。比如,我让一个雕塑的腿不断踢向建筑外墙,发出声音,此时整个空间仿佛变成了一个‘鼓’。观众在建筑外部可以看到踢腿的动作,但声音已被空气吸收。走进建筑内部,观众只能听到巨大的声音,却看不到动作。这种状态下,声音既具象又抽象,建筑仿佛拥有了生命。”

展览现场-川上行庭院

自然的低吟,声音的流动,在建筑空间中交织,融合为更加极致与先锋的艺术之音。让声音与建筑形成有机整体,在互动中赋予它们全新的生命力,这正是“亦声亦景”声音艺术展览的核心理念。

策展人舒珊指出,当代艺术一直在尝试将作品与建筑结合,从商业体的快闪装置到街头的艺术作品,建筑因此变得更加富有艺术性,而艺术也充满了无限可能性。然而,她观察到,很少有人探讨艺术如何与建筑实现真正的融合,这正是“亦声亦景”展览的目标——让声音艺术装置不再只是装饰,而是深入探索建筑背后的故事,并挖掘声音艺术的极致潜能。

李星宇回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是走入川上行回廊时,感受到树木的呼吸与生长,自然之声轻轻掠过,仿佛阵阵耳语。在他看来,树木虽无听觉,却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感知那些被人类忽视的声音。声音装置作品《声外之声》正是希望带领到访者以植物的视角,换一个角度去感知、聆听这个世界。李星宇认为,环境中的温度、湿度会随着季节与人类的活动而变化,生活因此产生细微的声音,这些声音构成了独特的“音乐信息”。虽然这些环境音常常超出人类听觉的范围,但艺术创作的意义恰在于跳脱日常惯性的认知,带领观众重新“听见”周围的世界。

展览现场-川上行梧桐院北侧

李星宇从传统音乐人转型为声音艺术家,正是源于他对更广阔音乐表达的渴望。在亚马逊雨林中,万物之声让他仿佛置身恢弘的交响乐现场,而当地土著乐器的演奏,则超越了传统音乐体系的分类和归纳。“声音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的表达,拥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也蕴含强大的情感能量,它传达的信息可以完全超越语言。”

他进一步思考道:“人类文明逐渐将我们与自然隔离,我们被困在一个又一个感官的壁垒中。《声外之声》或许能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身边的环境,重新思考自然的复杂与多变。听觉只是感官之一,生物通过复杂的神经系统和多感官协作来捕捉信息,这种神秘的未知仍有待我们不断探索。”

在《声外之声》中,李星宇尝试让艺术作品真正融入空间,与其产生无法替代的关联。作品通过双重交互方式——以环境氛围声引导观众感知,并通过编程交互装置将不可听见的维度转化出来,在虚实交错中构建出人与自然之间的时空缝隙。

正如“景仰书院”这个名字所蕴含的意义,陶溪川·川上行的未来承载着成长与智慧,终将走向“景仰”的理想。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阅读陶瓷文化与历史,还能够亲身体验艺术创作。川上行不再仅是一座居住空间,它更是激发创意、促进社区互动的艺术场域。

陶溪川作为一个多元艺术平台,始终致力于为当代艺术和“年轻态”艺术家提供探索与讨论的机会。未来,这里将为后续的艺术家提供新的创作方向,为跨界融合的艺术形式开辟更多的切入点,激发无限的创作可能性。

参展艺术家介绍

珊蔻·南切拉克(Sainkho Namtschylak)

来自图瓦的世界知名声音艺术家,以其多元文化的融合与独特的呼麦唱法闻名于世。她的音乐横跨前卫爵士、电子音乐和图瓦传统音乐,深入探索了声音与灵性、自然之间的关系。珊蔻既是图瓦文化的守护者,更是全球音乐创新的先锋。

吕连涛

2013 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 ,2019 年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吕连涛持续关注机械与互动装置的创作,不断寻找用机器来阐释人与社会复杂关系的可能性,追问“人是机器”的古老命题在当今的特殊含义。艺术家以机械为媒介,力图展现不易被察觉的人类意识与行为,以此揭示设备之“义肢”性与赛博时代的数字控制之间的荒诞辩证。在他的作品中,人(不论是自然的人类器官还是抽象的社会符号)往往被转化为机器,在重复、笨拙、滑稽的机械运动中,人与社会的本质与得以显现。他的作品传达出一种冷静克制而又倔强执拗的风格,并以一种诡谲的姿势吸引着观众,邀请人们一起对作品呈现的问题进行思考与回答。

李星宇

声音艺术家、独立音乐人、鲸鱼马戏团主创、52Hz声音馆发起人。

李星宇通过个人音乐项目“鲸鱼马戏团”已发行7张录音室专辑、8张实验专辑。发起艺术项目“52Hz声音馆”,旨在发觉“音乐”之外的听觉艺术空间,首个项目“亚马孙雨林寻声计划”广受关注2018年发起“寻声西游记”项目,在新疆多地记录民间音乐并打破传统作曲方式即兴录制融合风格音乐作品。2024年发起“寻声大航海”项目,带领团队驾驶帆船在全球海域录制海洋下的声音

对于声音艺术家李星宇来说声音既是理性的物理元素,又是感性的抽象表达,而他则擅长将这两种方式合二为一,让声音成为他的语言,成为他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个人风格。

约翰·凯奇(John Milton Cage Jr.)

1912年9月5日—1992年8月12日,美国先锋派古典音乐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的学生。他最有名的作品是1952年作曲的《433》,全曲三个乐章,却没有任何一个音符。他是几率音乐(aleatory music,或“机会音乐”(chance music)、延伸技巧(extended technique,乐器的非标准使用)、电子音乐的先驱。虽然他是一个具有争议的人物,但仍普遍被认为是他的年代中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同时是一位蘑菇专家。

赤松音吕(Nelo Akmatsu)

出生于东京,现居神奈川县。2005 年,他完成了东京艺术大学跨学科艺术系的学习。他使用各种媒体创作唤起时间感的声音装置、事件类型的装置、视频、雕塑、绘画和照片。2015 年,他的作品 Chijikinkuz 获得了 Ars Electronica Golden Nica 数字音乐和声音艺术类奖。

「亦声亦景·声音艺术展」
主 办:陶溪川、川上行
出 品:艺文力
文化顾问:汪莎
策 展 人 :舒珊
执行统筹:魏丹丹
平面设计:李美智、杨延、甘林梓
展览传播:王艺蓉
摄 影:陈惜玉
执行团队:李一楠、张倩、马望舒
马喻言、贾明昊
志 愿 者 :田草、周方舟、毛亚倩
王希、方菁晶、张琪瑞
范慧君、徐轩
展览地点:陶溪川·川上行酒店
美术馆 隐茶室香樟林回廊
参观方式:订房客人可免费参观
对公众 每周三、周六预约参观
展览时间:2024年10月17日~2025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