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物活起来博物馆火起来第一艺术到第十艺术在物品中绽放
我在位于北京的RE睿·国际创忆馆体验了一次沉浸式导览剧《宣南往士》。这是一场由宣南文化博物馆推出的独特体验,通过VR设备呈现兵马俑影像信息,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5月18日清晨,我被古钟声唤醒,一扇木门缓缓开启,白衣仙人的身影出现在眼前。这是宣南文化博物馆首次推出的沉浸式导览剧,这座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长椿寺内。
长椿寺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一处皇家敕建庙宇,以其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物而闻名。2019年以来,该寺院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工作,对基本陈列进行了改陈升级。
如今,焕然一新的宣南文化博物馆再度对外开放。在展陈设计上,博物馆采用“沉浸式”体验,将数字化技术巧妙地融入其中,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物展示方式。
随着“石额公”的引领,我们来到了“斯文在兹”展厅。在这里,一曲《定军山》的京腔音乐响起,同时,在旁边的小戏台上,还正在上演昆曲《长生殿》。光影交错,伶人身影在透明面板上跳跃,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历史之中,与现代文明相遇,从而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此外,我还了解到北京共有3840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包括7处世界文化遗产和13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建筑与瑰宝珍玩,如同珠串一般连接着北京悠久的历史脉络。
作为重要的人口密集地区,“博物馆之城”建设旨在让这些藏品走进百姓生活。而近期,庆云寺经过腾退修缮后升级为金石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此前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但经过多年的修复,现在它不仅恢复了原有的建筑风格,而且还增设了更多功能空间,如匠人工坊、书斋等,让参观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金石文化。
金石博物室成立过程中,有研究员齐玫发挥作用,她积极倡议民间藏家的参与,不仅促成了这个项目,也为未来类似项目奠定基础。她表示:“金石博物室将结合活化利用与建设,为民间收藏家提供展示机会。”
此外,还有其他许多专题展覽,比如“文道恒辉——书斋文玩清供展”,其中50余组(件)展品均来自民间藏家。我听说西城区已经启动52个直管公房类腾退项目,其中34个已完成,这些措施不仅让许多重要文物得以重见天日,也带动了一批新型现代化的特色博物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