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清美学费一年30万
在北京,位于西城区的RE睿·国际创忆馆利用VR设备为游客呈现兵马俑的影像信息。新华社记者陈钟昊摄。
5月18日清晨,古雅木门缓缓打开,一位身着白衣的仙人“石额公”缓步而出,他引来了一群观众的凝视。这是由宣南文化博物馆首次推出的沉浸式导览剧《宣南往士》。这座博物馆坐落于长椿寺内,该寺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曾被誉为“京师首刹”,后因文物保护工作对展陈进行了升级。
今天,宣南文化博物馆重新向公众开放,以沉浸式体验为导向,它巧妙地结合数字化技术,为我们探索了一种全新的沉浸式戏剧导览方式,将文物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让古老建筑和艺术品焕发活力。
随着“石额公”的指引,我们来到了名为“斯文在兹”的展厅。在这里,一曲《定军山》的旋律回荡,在耳畔响起。一旁的小型戏台上正在表演昆曲《长生殿》,透明面板上的光影让伶人的身影显得生动,如同穿越时空回到那个充满文艺气息的地方。
一侧是伶人幻影,一侧是余音绕梁,这一切都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与过去紧密相连。这种将现代技术与古典艺术相结合的方法,使得观看体验既真实又幻想,让人们对宣南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就像是亲身体会过那些重大历史事件一样。
北京共有3840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包括7处世界文化遗产和13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建筑如同散落在地方宝贵珠宝,每一处都承载着城市悠久历史。作为重要的人口传承点,博物馆不仅要使这些珍贵遗产得到保护,还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它们走进每个人的生活中去。
太液之滨,红墙黛瓦下,一阵古琴声悠扬传来。在景山后街10号院内,即将开幕的是金石博物馆,这座庆云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典型的院落式建筑之一。
依托民间收藏家的藏品支持,这座金石博物gallery以金石文化展览、匠人工坊、非遗文化体验等功能空间吸引游客。而专题展中的50余组(件)展品均来自民间藏家,为游客提供了独特视觉享受。此次开设的一切都是齐玫研究员积极参与筹备的一个成果,她致力于促进民间藏家参与到公共事业中去,并最终实现了这一愿望。
此外,在西城区就启动52处直管公房类文物腾退项目已完成34处,不仅使一批文物复苏,也带动了一批博物馆走向繁荣。目前北京市正不断推进其“博物館之城”建设计划,将利用腾退后的建筑改造成具有特色各异的地标性场所,以提升城市形象并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