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心得体会装裱界元老的工笔山水珍品传承
5月27日上午,记者与孙先生兄弟见面时,未能目睹那幅清嘉庆年间的工笔山水画,这幅作品是装裱界元老孙老先生留下的珍品。由于其尺寸巨大且当天下雨,他们担心在搬运过程中可能受损,所以并未携带此藏品至现场。孙先生解释道:“我们对收藏并不了解,只是担心这幅父亲留给我们的宝贝会因为我们的疏忽而受到损害。”他们之所以选择参加《鉴宝》活动,是为了向专家请教如何正确保存这些珍贵的字画,“不能让父亲的艺术遗产毁于无形。”
孙老先生曾是一位在山西省装裱界享有盛名的人物,他不仅精通书法,更擅长于装饰字画,使其成为真正的艺术杰作。一位山西省收藏行业协会会员闫剑虹回忆说:“他不仅在字画领域拥有深厚造诣,在装裱技艺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因此被誉为‘装裱界元老’.”
儿时,家中的客人包括了很多书法家和商贾,即使阎锡山收藏的一些名作,也需要特别请他来进行专业的装裱工作。但尽管如此,孙老先生从不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他的孩子们。“父亲总说,我们看似得风光,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其中隐藏着多少辛苦。” 孙先生回忆道。
1965年,当荣宝斋邀请他的加入时,他拒绝了,因为要照顾家庭。他虽然没有接受这个机会,却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为子女创造了一个安稳的环境。二十多年后,当所有这些都过去了,他留下的每一件珍贵物品,都成为了他们对他的怀念。
“我们一直把这些东西放在箱子里,不懂得怎么保存,那次活动让我明白了一些事情。” 孙先生表示。当专家告诉他,将字画卷起来是不恰当的,并且提出了正确保存方法之后,他们立刻改变了做法。“不能让父亲留下的东西毁在我们手里。”
这幅清嘉庆年的工笔山水图,在七十年代就曾有人愿意以高价购买,但它最终还是被保住了。“父亲没有卖掉,我们现在更不会卖掉。” 孙先生坚定地表达出他们对家族遗产的保护感召。
对于那些还未公开展示出的作品,孙家的成员持有相同的心态——它们不是普通财富,而是对过往岁月、爱与牺牲的一种纪念。在展开或存放这些艺术作品时,他们始终铭记着父母所赠予的情感,以及承载着家族历史和文化底蕴。这就是为什么即使面临外界压力或经济诱惑,他们依然坚守这一决断:保持原样,不动摇,以此来表达对亲人的敬仰与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