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的重点是什么装裱界元老留下的工笔山水精品传承技艺激发灵感
5月27日上午,记者与孙先生兄弟俩会面时,并未见到清嘉庆年间的工笔山水画,这幅珍贵作品因其巨大和恶劣天气而未能携带至此。孙先生告诉记者,这幅画是他们父亲留下的遗产,尽管父亲已故多年,但他们仍然细心保存着。“我们对收藏一无所知,只是担心这份家族遗产不幸遭受损害,所以一直没有公开。”孙先生表示,他们参加了《鉴宝》活动,不仅为了向专家请教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艺术品,更是出于对父亲的尊重和爱护。
孙老先生是一位在装裱界享有盛誉的人物,他深谙字画之道,在业内乃至整个山西省都享有盛名。据闫剑虹介绍,孙老先生在装裱界的地位堪比“元老”,他精通书写技艺,而装裱则是为字画增添光彩的一种艺术表达。然而,即便如此,他从未将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子女,也从不允许他们接近他的工作环境。“父亲总说,那些看似繁复的过程其实充满辛苦,我们并不能真正理解。”
回忆起童年的日子,家中常来宾客,其中包括书法家、画师以及当时社会上的显赫人士,就连阎锡山收藏中的名作也曾由专人邀请他去进行装饰。但对于所有这些,都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他教导儿女们,“虽然外人眼中看去似乎风光无限,但只有自己才知道其中隐藏的艰辛。”因此,当荣宝斋邀请他前往北京工作时,由于家庭责任,他选择坚守原地。
尽管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可这一切依旧如同昨日一般生动浮现。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把每一幅字画都仔细卷起来存放在箱子里,以防万一。不过,一场《鉴宝》活动后,他们才意识到这样做可能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我们不知道那些专家的建议,现在明白过来,那些褶皱都是由于频繁卷绕导致。”
李元茂教授提醒他们,将字画保存在通风的地方,不要让它们长时间暴露在潮湿或干燥环境中。而且绝对不能将它们卷起来。这次提醒,让他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立即采取措施:将所有作品放置于通风良好的地方,以确保它们能够被正确地保存下去。
该件清嘉庆年间工笔山水图早就有人愿意以高价购入,但被拒绝下来。尽管如此,它依旧成为了家族最重要的一部分——一种承载着祖辈情感和历史记忆的手稿。一旦发生任何事情,它们都会成为后代追寻过往岁月精神寄托的一个重要窗口。
通过不断维护这些作品,他们希望能以此作为对父母永远怀念的心跳,每一次触摸都仿佛穿越回那个年代,与亲爱的人一起共度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