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宝盛新世纪艺术大赏第一笔触至第十音韵六位杰出艺术家荣获殊荣
瑞士宝盛新世纪艺术大赏:第一笔触至第十音韵,六位杰出艺术家荣获殊荣
2023年3月23日,新加坡/香港/苏黎世——瑞士首屈一指的私人财富管理集团瑞士宝盛银行隆重揭晓第二届“瑞士宝盛新世纪艺术奖”的亚洲得奖者。作为亚洲地区的重要市场,“瑞士宝盛新世纪艺术奖”旨在支持当代数字艺术家的发展,为他们提供平台和资源,以期助其成长为未来的卓越大师。
李光荣(JimmyLee)先生,执行委员会成员及亚太区首席执行官,对此表示:“‘瑞士宝盛新世纪艺术奖’不仅是对亚洲数字创意界的肯定,更是一次重要的人才培育机会。我们期待见证这些创新作品如何通过技术与美学完美融合,将未来世界带入现实。”他继续说,“今年的获奖提案展示了对科技与文化结合的深刻洞察力,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一种无限可能。”
评选过程中,一共收到了313份来自21岁到40岁之间亚洲数字创作者的参赛作品。经过专家评委精心筛选,最终确定了六位获奖者的名单,他们分别是:
Andre Wee(黄永强),来自新加坡,以其《未来复古未来(Future Retro Future)》作品获得认可。
Carla Chan,从香港提交了《超越空间的轨迹(Traces of Space Beyond)》,展现了她独特视角下的宇宙探索。
Jamela Law(香港),以《伤痕、皮肤、风格:元宇宙中的变形记(Scars, Skins and Styles: Metamorphosis in the Metaverse)》赢得了评委们的心。
Natalie Yen Ye Wong(黄欣怡)也代表香港,她的小项目《其实算法(Algorithm Actually)_深刻反映出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思考与感悟。
Viraag Desai(印度)的《寻路者 (Pathfinder)_显示了一种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的心态和能力。
最后一个位置由Chan Wan Kyn(陈允健)从新加坡占据,他推出的《光之城(City in Aether)_展现了一种幻想城市的构思,让人联想到未来可能存在的一些奇异场景。
每位获奖者将获得一万美元,并参与三个月长期“艺术X技术加速器计划”,帮助他们把概念转化为实际作品并在下半年的虚拟展览中展示。这项计划旨在为那些致力于数字领域但需要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的人提供一个平台,使他们能够打破传统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分享自己的创意。
Simon Fisher,Ocula媒体平台的一员,也是评审委员之一,对这次活动表示:“今次参赛作品都充满创新性,不论是在主题选择还是在技巧运用上,都体现出了现代数字艺术多样性的魅力。我相信这些青年人才将会成为未来的引领者。”
Shivajirao Gaekwar,他也是评审团成员之一,说:“这批提案不仅展示了一定的技术水平,还有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和对社会问题深刻洞察,这让我感到非常激动。”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瑞士宝盛银行再次证明自己不仅是一个提供财务服务的大型金融机构,同时也是一个鼓励创新、支持文化发展的大型企业。在这个不断变化而又充满挑战的时代里,我们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所有关心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生态的人们带来启发。
最后,由Theresa McCullough所领导的一个策划小组,以及其他几个行业专家共同评价,这些都是提升整体竞赛品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本届比赛还邀请了Refik Anadol、Shubigi Rao等国际知名艺人的参与,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向参赛者讲述如何将理念转化成最终呈现给观众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