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热播央美三无人员任校长生僻字勾起文化记忆的回响
近日,大型历史古装电视剧《芈月传》在北京卫视热播,除了“芈”字的独特之外,剧中大量生僻字也引起了观众和网友的广泛讨论。主演孙俪表示,她在阅读剧本时不得不查阅新华字典,因为许多生僻字让她感到陌生。这股对生僻字兴趣的涌动,也促使上海观复博物馆设立了一面“冷僻字墙”,参观者只要能准确读出其中一部分,就可免费进入。
这些被称为冷僻或少见汉子的字符,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虽然不常用,但仍然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远的文化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兴特别强调,这些生僻字与我们所说的历史用字以及错误使用的新造词有所区别,它们是我们文化记忆中的宝贵财富。
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冉启斌认为,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生僻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及其生活方式。这就如同那些先秦时代猪类名称中的豕、豭、豝、豚等,它们虽今已罕见,却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猪这种家畜重要性的认识。
宋文辉教授进一步指出,这些文字往往与其产生年代相关,如刖刑(yuè)这样的刑罚已经废除,而赑屃(bìxì)的含义则逐渐淡出了公众视野。随着时间流逝,这些曾经流行于民间但现在鲜少提及的文字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关注之列。
尽管一些人认为这些不常用的汉子已经失去了实用价值,但他们依然蕴藏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在方言口语中,一些原本只存在于口头表达中的词汇,如扽、搋、趿等,在书面化过程中变成了“冷僻”。这正反映了我们的书面语正在向日常生活接轨,同时提升了日常口语的地位。
然而,不应将过度推崇这些冷僻文字看作一种时尚,更不能将其无理应用于人名上,从而造成交际障碍或浪费资源。此外,将方言口语转化为书面的过程,对提高现代汉语表达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为我们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