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爷都被迷住了大量收购字画中的斯坦玉长什么样
在200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精美的痕都斯坦御题诗白玉洗,以高达924.64万元的价格成交。两年后,清乾隆痕都斯坦白玉壶和白玉镶金嵌宝洗,在北京匡时和长风拍卖行分别以151.9万元和148万元的天价售出。痕都斯坦玉,从古老的历史中走来,它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中,清代尤其是乾隆年间,是中国玉雕艺术达到顶峰的时候。当时,不仅制作了传统中国式的玉器,还仿制了一些来自异域的地方,如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创造了独特而华丽的作品,这就是著名的痕都斯坦式玉器。
但即便如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痕都斯坦式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因为它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在清朝乾隆年间,大内宫廷及私人收藏中,就有大量这样的珍贵物品。而令人迷惑的是,我们无法准确确定这些所谓“痕都斯坦”的具体来源。这一点与当时皇帝对这种异域风格艺术品特别喜爱有关。
据说这与乾隆宠妃香妃有关。在一次军事行动之后,当时十分宠幸香妃的大内宫里,不断进贡西北地方的一些奇特而精美的地质样本,其中就包括了这些来自印度或巴基斯坦地区的手工艺品。为了讨得爱妃的心意,使她安心皇宫,不恋故土,不惜花费大量财力,在皇宫里复原西域贵族生活的情境,这些充满异国情调且精致细腻的事物自然成为居室陈设不可或缺之物。
进入皇宫后的这些奇妙作品不仅因为其独特艺术风格、浓厚异域气息而迅速赢得了乾隆帝的心,但也深深吸引着他,他对此种不同于传统中国风格的人文雅韵情有独钟。在他的赏识下,这类稀有的珍宝不再限于单纯地作为进贡,而是被广泛收集,并通过专门技艺仿制出来,以满足他的无尽追求。
然而,由于这类外来的材料较难获得,加上制作过程耗费巨资,而且易损,因此只有短暂地流入到了大内,以及一些受欢迎的人手中,最终它们被永久性的留存下来。此外,由于它非常罕见,所以现在看到它已经很少了。但对于那些研究者来说,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时代人们如何欣赏美术,也让我们能够窥探他们那样的审美趣味以及对世界各个角落文化交流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