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最新新闻彭薇揭秘我是如何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的
在南池子美术馆的中式庭院和层叠推进的展厅中,彭薇的60幅绘画、20个动画短片和3件装置艺术共同构建了一个个情感相连又独立空间。她的作品如同一本书中的每一页,每一幅画都是她讲故事的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她以各种形象拼合与重组,用故事来讲述生活,而这些故事又是她对过去三年的深刻理解。
"有故事的房间"这个展览名词来源于彭薇创作的“故事”系列绘画。在两年半前,她被邀请到南池子美术馆看他们的展览空间,当时她正好在做叙事类作品,觉得美术馆就像是一个徐徐展开、有故事感的小屋,所以就定下了这个主题。
传统水墨与当代媒介之间,是彭薇不太关心的问题。她的选择是基于内容是否符合表达欲望。当她想要更复杂地呈现出内心想法,她就会选择不同的媒介,比如动画作品。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三年里,因为线下活动受限,她尝试过制作虚拟展览,但发现手机屏幕无法完全呈现完美作品质感,所以决定拍摄照片并通过动画形式让它们“活起来”。
尽管她的许多作品描绘的是欢乐场景,如节日或大房间,但整个展览给人留下的感觉却是忧伤和迷惘。这份情绪不是故意营造出来的,而是在之前几年的共同经历中自然融入到了创作之中。塔作为一种精神象征,在她的创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代表了叙事逻辑和精神向度的交汇点。
悬挂呈现方式是一种理想化展示形式,与动画影像紧密结合,使观众可以穿梭其间体验不同空间。这种呈现方式也反映了她对时间和历史概念的一种理解——它们既相似又不同,就像讲故事的人一样,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构建世界观。
最后,这次展览不仅仅是彭薇个人策划,更是一次对于时间、历史以及如何将个人经历转化为艺术审美体验的大胆探索。她认为艺术应该沉淀而非直接报道,通过含蓄的情感共鸣触及人们的心灵。